期刊文献+

类思维:作为汉字创生及演化的隐形线索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元素,它的生发、创制及演变模式由表及里地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类思维。类思维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性格,并影响着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生产实践。文章对类思维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进行描述,并针对它如何作为汉字演变中的隐形结构和生发机制展开分析。
作者 吴轶博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75,共4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卢辅圣:《传统中国画的思维性格》,《朵云》1989年第2期.
  • 2十三经注疏委员会整理:《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1页.
  • 3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7页.
  • 4董志铁.“扶义而动,推理而行”——引譬、援类再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7(6):40-43. 被引量:5
  • 5许慎:《说文解字》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4页.
  • 6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页.
  • 7许平:《字里行间的风采》,载《造物之门》,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7页.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