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语境与诗人思维——兼谈物象的踪迹与当代历史物象诗创作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诗学理论告诉我们,诗歌创作依赖于非人类世界的自然万物。当诗人面对丰富而厚重的历史物象时,他的审美思维、历史经验、生命感悟自然会与物象之间产生交融,诗歌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与物象的存在之境(文化语境与物象世界)既是一种生命的共存关系,又是一种多维的交错空间。
作者
王巨川
高云球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燕山大学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9期76-81,共6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当代历史
文化语境
审美思维
物象
诗人
诗创作
人类世界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蒋寅.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3):69-75.
被引量:157
2
杜书瀛.
文学物象[J]
.文艺研究,1987(6):31-37.
被引量:4
3
严绍璗.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J]
.中国比较文学,2000(3):1-14.
被引量:57
4
卢斯飞.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冯至《登大雁塔》赏析[J]
.阅读与写作,1995,0(11):13-14.
被引量:1
5
陈仲义.
于坚诗歌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1):23-29.
被引量:5
6
冰心.
世纪印象[J]
.文艺争鸣,1992(3):4-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陈超.
“反诗”与“返诗”——论于坚诗歌别样的历史意识和语言态度[J]
.南方文坛,2007(3):12-19.
被引量:10
2
杨义.
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5):119-128.
被引量:18
3
叶朗.
说意境[J]
.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58
4
陶文鹏.
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J]
.文学评论,1991(5):57-63.
被引量:17
5
严绍(汤玉).
日本古代短歌诗型中的汉文学形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9(5):64-76.
被引量:6
6
严绍(汤玉).
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J]
.中国比较文学,1985(1):23-43.
被引量:11
7
曹正文.
意境与意象的辨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44-47.
被引量:1
8
张哲俊.
比较文学的实证研究时代过去了吗?[J]
.中国比较文学,2000(4):38-45.
被引量:8
9
汪树东.
论于坚诗歌的精神立场[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52-56.
被引量:1
10
田皓.
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论于坚的诗[J]
.求索,2005(7):165-16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8
1
时光.
变异的诗神:亨利·哈特中诗英译考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300-329.
2
王超.
中国文论话语意义生成方式辨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159-171.
3
张静祎.
浅析意境美与场景设计的关联性[J]
.中国文艺家,2020,0(3):106-106.
4
许仁浩.
“灰”、“红”之辨:一份左翼杂志的战斗诗学——以《北斗》的诗歌栏目为考察中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161-172.
5
周晓.
《春江花月夜》“月”意象的疏密与动态性[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2):71-73.
6
刘聪.
基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力构建[J]
.文艺争鸣,2021(12):184-191.
被引量:3
7
何津.
李商隐诗歌中的月意象[J]
.文化学刊,2021(1):100-102.
被引量:1
8
赵婉彤.
关羽形象在朝鲜的接受及神化过程[J]
.文化学刊,2021(1):247-249.
9
胡沈明,梅玫.
对外话语叙事中的具身策略:源起、实践与未来进路[J]
.传媒论坛,2022,5(19):10-14.
被引量:2
10
邱乙格,殷学明.
语象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94-100.
同被引文献
18
1
万光治.
论汉赋的图案化倾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9(3):42-47.
被引量:7
2
蒋寅.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3):69-75.
被引量:157
3
刘岩斌,俞士汶,孙钦善.
古诗研究的计算机支持环境的实现[J]
.中文信息学报,1997,11(1):27-36.
被引量:12
4
李立.
论汉赋与汉画空间方位叙事艺术[J]
.文艺研究,2008(2):50-59.
被引量:22
5
庄子逸.
关于主题法一个两难问题的解题方案——特称词和类称词的组合运用[J]
.图书情报工作,1998,42(2):37-39.
被引量:1
6
刘娟华.
图式理论视角下古诗英译意象传递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两个英译本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65-68.
被引量:6
7
李庆明,郝依宁.
图式理论下的英语具象诗翻译[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32-134.
被引量:3
8
胡韧奋,诸雨辰.
唐诗题材自动分类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2):262-268.
被引量:16
9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
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
.心理学报,2015,47(5):584-599.
被引量:23
10
张冬瑜,杨亮,郑朴琪,徐博,林鸿飞.
情感隐喻语料库构建与应用[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12):1574-158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张卫,王昊,王东波,裘靖文,李晓敏,邓三鸿.
以数据关联促文学认知:古诗隐喻文化图式的语义组织方法[J]
.图书情报工作,2024,68(4):109-123.
被引量:1
2
计敏.
物象视域下汉大赋的图像化体认[J]
.陇东学院学报,2024,35(3):20-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倪童.
数字人文研究在文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
.山西档案,2024(5):84-87.
1
西部诗歌之我见:关于西部诗歌[J]
.星星,2011,0(3):70-70.
2
张静华.
童心与诗心[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2):19-20.
被引量:2
3
金尚奎,李钟原.
眯眯熊5个手指[J]
.中华少年,2008,0(Z1):69-71.
4
蒲黎生.
走过心灵的田园[J]
.飞天,2014(6):112-114.
5
阳先顺.
感悟自然[J]
.书与画,2000(7):8-9.
6
刘卫京.
人生五喻[J]
.散文百家,2003,0(1):22-23.
7
傅尔华.
花海忘归[J]
.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2007(1):24-24.
8
徐姣.
金色·瞬间[J]
.海燕,2015,0(6):82-82.
9
李静.
析钱穆文学研究中对“比兴”概念的阐释[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8):54-55.
10
马悦宁.
论诗味的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29-33.
被引量:1
文艺评论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