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爱玛》中的反讽艺术: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奥斯汀是英国杰出女性小说家,被世人赞誉为反讽大师。其代表作《爱玛》中对反讽艺术有高超的运用,其中包括语言反讽、哲学反讽和戏剧性反讽。通过运用多种反讽,奥斯汀不露声色地批判了当时英国人的婚姻状况和社会价值观。
作者
李敏
机构地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爱玛》
简·奥斯汀
反讽艺术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闻琦.
《爱玛》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和情景反讽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428-430.
被引量:5
2
吴巧红.
论简·奥斯汀小说《爱玛》的艺术风格[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3):39-43.
被引量:4
3
韩彦枝.
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析《爱玛》的反讽效果[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202-205.
被引量:14
4
刘炎生.
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评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95-101.
被引量:6
5
陈圣.从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看《爱玛》的反讽效果[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桂琴.
论简·奥斯丁的女性叙事策略[J]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4):75-78.
被引量:3
2
王霞.
奥斯丁小说艺术中的创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5):78-80.
被引量:2
3
Martin, Wallace.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8.
4
Prince, Gerald.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M]. Great Britain: Scolar Press, 1988: 34.
5
Fludernik, Monika. The Fictions 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s of Fiction [M].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8.
7
Muecke D C. Irony [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 1970: 99.
8
Austen, Jane. Emma [M]. Great Britain: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4: 14, 15, 187, 240.
9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0
爱玛[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
共引文献
23
1
房晶.
从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的修辞格看林语堂的幽默观[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6):69-70.
被引量:1
2
王琼.
运用合作原则分析《爱玛》中的反讽[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6):73-75.
被引量:3
3
任佳.
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 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对简·奥斯丁作品风格的评析[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2):51-53.
被引量:3
4
吴茜.
试论反讽修辞艺术——以简·奥斯汀作品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0):42-43.
被引量:4
5
朱丽静.
人文中国之塑造——浅议林语堂《吾国吾民》的中国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7):160-161.
6
韩菊红.
论简·奥斯丁小说《爱玛》的反讽艺术[J]
.芒种,2014,0(9):143-144.
7
张智明.
试论《爱玛》中的反讽技巧[J]
.芒种,2014,0(10):117-118.
8
刘昉昉.
林语堂笔下中国人的国民性及其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2):22-24.
9
陈旭.
论简·奥斯汀小说的讽刺艺术[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2):5-6.
被引量:1
10
李瑛.
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51-153.
被引量:1
1
骆谋贝.
论反讽在《爱玛》中的运用[J]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1):61-63.
2
王熙章.
回二起名[J]
.故事世界,2008,0(19):40-40.
3
吴玉珍.
自我解放的悲歌——杜十娘与安娜悲剧命运的比较[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2):10-13.
被引量:1
4
朱万义.
杰出女性赵纫兰[J]
.党史博采(上),2000(7):26-28.
5
罗小青.
论方方小说的反讽书写[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200-201.
6
谭述发.
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反讽叙事[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2):47-47.
7
陈文玉.
论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反讽叙事[J]
.电影文学,2014(7):69-70.
8
李晶,郑晓园.
小说《爱玛》中的反讽艺术[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77-78.
被引量:4
9
邹敏.
《一九八四》中反讽手法的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2):13-14.
10
张成恩.
论李易安的诗才[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45-4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