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批判 被引量:2

Realistic Aesthetic Criticism of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国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美学及文化含义。对民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批判,既是对这一特殊电影历史时期的重新认识,更是对民族电影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民国电影的美学特质充满着现实主义的批判热情,又在众声喧哗的嘈杂中思路不清;民国电影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对底层民众的悲欢离合有真切的体认与表达,但缺乏较为宏观的文化视野与思维高度,在文化价值观上失之于琐碎;民国电影"文以载道",承载着社会教化、救亡与解放等历史使命,同时也在沉重的文化包袱中乏力地呐喊,无力地抗争。民国电影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塑造了一个个勤劳、坚韧、不屈的中国人形象,并间接地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刻画,然而在这种充满韧性与耐性的表象下则是一个痛楚无助的民族的灵魂意象。 As a peculiar historical period,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its peculiar aesthetic and cultural mean- ing. The realistic aesthetic criticism of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not only a re - recognition of it but also a pro- 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our national film.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filled with a re- alistic critical pass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and concern.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d a historical mission of social educating and salvation and liberation. It has shaped a series of industrious, tenacious Chinese people's images, and indirectly completed a depiction of national image.
作者 李栋宁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4,共5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基金 201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时期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2SWA-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民国电影 现实主义美学 文化价值观 文以载道 国家形象 Fil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alistic Aesthetics Cultural Values Writings are for Conveying Trut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J].现代电影,1933,(3).
  • 2钟惦棐.《电影的锣鼓》[J].文艺报,1956,(23).
  • 3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 4卜万仓.我导演电影的经验.电影,1939,(37).
  • 5焦雄屏.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 6朱煮竹(钟惦荣).为了前进[N].文汇报,1957-01-04.
  • 7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全一卷)上(序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
  • 8王洪波,郭倩.38年的民国,40年的“民国史”[N].中华读书报,2011-10-26 (9).
  • 9国立政治大学整合编纂.中华民国发展史[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
  • 10魏朝责.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2-13.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