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开阖枢考辨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开阖枢学说 ,历代颇有争议 ,其交点在于“开”“关”二字。本文从历代注家、版本、文字 ,及《内经》它篇佐证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证 ,提出有力的证据疏通了“开关”之梗塞 。
作者
胡显宜
汪世平
机构地区
成都振华中医药研究所
出处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7,共3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开阖枢
考辨
内经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05
1
张再良.
六经九分法概述(六)——中医临床经典的传承[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2):44-47.
被引量:6
2
章文春,吴选辉,刘争强.
基于气论的经络实质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533-5536.
被引量:20
3
刘雪琴.
中医络病理论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7):658-660.
被引量:10
4
于省吾.
岁、时起源初考[J]
.历史研究,1961(4):100-106.
被引量:41
5
张政烺.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J]
.考古学报,1973(1):93-120.
被引量:61
6
赵进喜.
《伤寒论》“六经钤百病”探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10-211.
被引量:23
7
沈志忠.
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J]
.东南文化,2001(1):53-56.
被引量:25
8
徐浩,张卫华,杨殿兴.
《辅行诀·汤液经图》诠释[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3):17-19.
被引量:5
9
王希哲,李宝丽.
“开阖枢”与“关阖抠”在《伤寒论》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1995,15(6):332-333.
被引量:5
10
雒晓东.
试论《伤寒论》六经生理[J]
.国医论坛,2006,21(3):1-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5
1
张艺馨,李建朋,牛苗苗,屠晓晓,张效科.
从形证角度论“太阳为开”学术思想的临证意义[J]
.四川中医,2022,40(9):25-27.
被引量:2
2
庞军,王开龙,唐宏亮,雷龙鸣,甘炜.
“开阖枢”争议之我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2-14.
被引量:7
3
陈艳萍,黄云清.
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的混合元方法[J]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0,22(1):63-69.
被引量:1
4
李明珠,方剑锋.
从开阖枢论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J]
.河北中医,2015,37(11):1678-1679.
被引量:5
5
刘业方,吴文军,李钰,冯全生.
清代温病名家叶天士应用“开阖枢”理论治肺痹经验总结[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3):86-87.
被引量:4
6
张效科,袁有才,段玉红.
太阳为开学术思想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体会[J]
.四川中医,2018,36(2):42-43.
被引量:6
7
朱红俊.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源流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2):72-73.
被引量:15
8
邓佳南.
从“开阖枢”论“形气”病辨[J]
.上海医药,2020,41(24):39-41.
被引量:1
9
卢伟名,罗广波.
基于开阖枢理论的厥阴体质的体质特征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6212-6214.
被引量:10
10
张晓娜,史锁芳,丁涵,张婉如.
史锁芳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运用太极六气针法治疗内伤杂病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9):26-2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张艺馨,李建朋,牛苗苗,屠晓晓,张效科.
从形证角度论“太阳为开”学术思想的临证意义[J]
.四川中医,2022,40(9):25-27.
被引量:2
2
候帅,冯晨,谢圣芳.
六气开阖针法结合六经病欲解时施治经验浅析[J]
.人人健康,2022(18):84-86.
被引量:2
3
丁健,李亮,刘洋.
“开阖六气针法”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70-71.
被引量:3
4
林雪婷,杨培培,符维艳,农章嵩,唐宏亮,卢栋明,王雄将,梁英业,廖钰琳,喻斌,王开龙.
基于LC3-II探讨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自噬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201-205.
被引量:1
5
李璐,安冬,李萍,梁永林.
“开阖枢”理论与植物神经的比较研究[J]
.光明中医,2018,33(24):3636-3638.
被引量:10
6
李铭,刘健,郭顺,范竞.
试从桃核承气汤条文浅谈伤寒腹诊的气机内涵[J]
.中医药导报,2015,21(24):83-84.
被引量:2
7
叶太生,姚琼.
试论《黄帝内经》“一分为三”思想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6):133-136.
被引量:1
8
胡佩,吴烈.
吴烈教授三焦辨证论治黄斑水肿病变经验[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29(1):63-67.
被引量:11
9
陈思,朱学梅,陈思梅.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胃痛的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54-56.
被引量:2
10
卿璐芝,高修安,潘清洁,刘瑜,何婉婷,梁丹.
高修安辨治妇科病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3):76-78.
1
胡显宜,汪世平.
试论《内经》开阖枢学说的临床价值[J]
.四川中医,2002,20(6):16-18.
被引量:11
2
王健宏,周惠芳.
周惠芳燮理开合法辨治不孕症经验采撷[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8):1588-1589.
被引量:4
3
周章玲,王芳.
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五)[J]
.家庭中医药,2001(5):19-19.
4
李云燕,曹志.
人中穴临床运用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40-41.
5
顾钧青,郭艳明,叶明柱.
天宗穴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16-116.
6
王旭,吴爱华,刘雁.
脏腑别通理论的源流和机理及其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5):427-429.
被引量:34
7
速效穴位按摩头重头痛保健图解[J]
.祝您健康,2006,0(3):60-60.
8
宋贵喜.
针刺水沟治疗口腔溃疡[J]
.中国针灸,2002,22(11):763-763.
被引量:5
9
陈文贵.
涌泉养生治病法[J]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8(8):37-37.
10
程耿斌,林玲玲.
从肾的本质探讨中西医结合[J]
.中医药信息,2003,20(5):4-5.
被引量:5
四川中医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