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作物病害发生原因及诊断方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作物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植物病害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病害诊断基本方法,以供广大农技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
仇其林
机构地区
安徽省舒城县春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176-176,179,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
诊断方法
发生原因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唐文成.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58-158.
被引量:3
2
王海梅.
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浅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18-119.
被引量:3
3
徐仙娥.新型农民培训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刘俊,高占明,唐玉祥.
植物病害的种类、症状和病征[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S2):100-100.
被引量:4
5
李继武.
植物病害的识别方法及安全用药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50-250.
被引量:2
6
肖悦岩.
如何诊断细菌病害[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1):42-4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俊,高占明,唐玉祥.
植物病害的种类、症状和病征[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29(S2):100-100.
被引量:4
2
杜华,王玲,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防治植物病害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9):39-42.
被引量:14
3
陈晓平.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评价[J]
.植物医生,1996,9(3):42-44.
被引量:3
4
冯金荣,惠丰立,文祯中.
真菌几丁质酶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作用[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8):83-86.
被引量:9
5
张丽丽,师校欣,杜国强,王惠英.
植物抗病机制及果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2006,21(B11):175-179.
被引量:6
6
王海梅.
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浅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18-119.
被引量:3
7
简桂良,齐放军,张文蔚.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害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7):148-148.
被引量:5
8
尹红,赵金盘,梁平.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J]
.现代园艺,2013,36(4):73-7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7
1
阮成江,张军,周自知.
沙棘干缩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及抗性品种初选[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5):389-393.
被引量:7
2
李继武.
植物病害的识别方法及安全用药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50-250.
被引量:2
3
唐文成.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58-158.
被引量:3
4
张绪科.
农作物病害诊断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7):181-182.
5
乔琳,梁佳,徐剑蓉,潘欣.
园林植物病虫害专家系统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2018,39(4):87-91.
被引量:2
6
杨东沛,张媛媛,叶火春,辜柳霜,冯岗,张静.
α-倒捻子素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杀菌活性[J]
.热带农业科学,2023,43(6):45-50.
7
徐桂平,郭迪洪,柳桂香,赵心涛,南榕.
植保上容易误用的十二组术语辨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3,13(10):28-30.
同被引文献
29
1
李建刚,蒋志强,郭坚华.
生物防治过程中植物病原菌对竞争的防御(下)[J]
.世界农业,2005(4):48-50.
被引量:1
2
唐惠儒,王玉兰.
代谢组学: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英文)[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33(5):401-417.
被引量:85
3
许国旺,路鑫,杨胜利.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6):701-711.
被引量:126
4
张彩霞,李壮,陈莹,田义,张利益,丛佩华.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3):626-632.
被引量:19
5
李伟,印莉萍.
基因组学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3.
被引量:54
6
段民孝.
基因组学研究概述[J]
.北京农业科学,2001,19(2):6-10.
被引量:12
7
郝杰,姜洁,毛婷,孙晓冬.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7):2587-2595.
被引量:14
8
李国治,邓卫东.
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0-22.
被引量:15
9
李玮,贾婧怡,李龙,周瑞泽,周雅.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鉴别天然奶油与人造奶油[J]
.食品科学,2017,38(12):278-285.
被引量:19
10
刘伟,寇国栋.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应用概述[J]
.生物学教学,2018,43(9):2-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陈明月,姜涛,赵冬梅,白莉,张雪琦,孟姣.
先进的组学技术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86-9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叶威,赖锦涛,曾坚,郭靖.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的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3,39(12):154-164.
2
夏诗琪,周成钏,郭昌庆,王甜,邵齐飞,赖建斌,刘丽婷,欧阳天林.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花榈木不同部位挥发性代谢物差异[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3,35(12):2027-2039.
被引量:3
3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组学技术在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24(1):58-63.
4
段天坤,王燕,袁佳琪,苏雅馨,史璐欣,王琳,苏健,王美琴,王春伟.
异辛醇对灰葡萄孢的抑菌作用及转录组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3,39(6):1434-1445.
1
王锐.
农作物病害的综合防治[J]
.农村科学实验,1999(5):15-16.
2
雷国明.
江西省去年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和今年发生趋势预报[J]
.农药通讯,2000(4):12-15.
3
邓集平.
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之三)[J]
.安徽农业,1997(4):17-17.
4
梁帝允.
我国农作物病害发生及杀菌剂应用概况[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1(12):22-24.
5
靳学慧,李彩华,郑雯,台莲梅,范文艳,郭永霞.
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趋势的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4):1-4.
被引量:7
6
孟庆雷,蒋文修,李刚.
烟草缺素症的诊断及其防治[J]
.烟草科技,1994,27(1):41-42.
7
苏畅涛,姜于兰,罗斐,金星.
烟草黑胫病防治方法的探索[J]
.耕作与栽培,2010,30(6):12-13.
被引量:5
8
生物农药─—多抗霉素[J]
.技术与市场,1999,0(10):8-8.
9
邢跃先,毛刚,田志来,张妤.
我省玉米如何在春旱情况下一播全苗[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2):51-52.
被引量:1
10
朱安妮.
合理使用有机肥[J]
.农家女,2011(11):53-53.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