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野牡丹科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绿化应用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野牡丹科植物种质资源、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以期为园林绿化配置、室内花卉装饰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
余智城
何雪娇
林秀香
林秋金
苏金强
陈振东
机构地区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基金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4R1028-1)资助
关键词
野牡丹科
种质资源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1
赵健,仇硕,李秀娟,张翠萍.
广西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80-82.
被引量:19
2
范建红,冯志坚,向春玲.
广东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4):19-21.
被引量:47
3
彭东辉,张启翔,黄俊婷.
中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福建省的分布初步调查[J]
.中国园林,2007,23(11):83-88.
被引量:26
4
尹俊梅,王祝年,杨光穗,黄少华.
海南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6):63-66.
被引量:22
5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6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胡玉姬,刘念.
华南野牡丹科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繁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72-73.
被引量:48
7
林秀香,苏金强,黄阿凤.
福建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初步调查及评价[J]
.福建热作科技,2003,28(4):17-19.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周劲松,孙磊,邢福武.
香港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观赏特性及应用探讨[J]
.中国园林,2006,22(1):89-93.
被引量:16
2
文艺,张启翔.
数种云南报春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初探[J]
.中国园林,2004,20(7):58-61.
被引量:6
3
冯志坚,吴志敏,李镇魁.
广东野牡丹科新种和分布新记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4):75-76.
被引量:6
4
刘会超,孙振元.
三种野生堇菜属植物引种及其园林应用[J]
.中国园林,2006,22(2):92-94.
被引量:16
5
林有润.
广东、海南两省樟科、野牡丹科及菊科的系统演化与区系地理的热带亲缘[J]
.植物研究,1996,16(3):250-272.
被引量:10
6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7
尹俊梅,王祝年,杨光穗,黄少华.
海南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6):63-66.
被引量:22
8
李秀,胡桂忠.
普洱市思茅区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4-6.
被引量:2
9
-.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1984.135-293.
10
陈介.中国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研究[J].华南农学院学报,1983,4(1):31-36.
共引文献
131
1
陈飞飞,林玲,黄川腾,张一民.
紫毛野牡丹播种育苗及栽培试验[J]
.热带林业,2020(1):33-35.
被引量:1
2
代色平,朱纯,叶振华,何仲坚,贺漫媚,陈妙贤.
建立广东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必要性及建议[J]
.广东园林,2006,28(z1):4-6.
被引量:5
3
朱玲,张冬林,金晓玲,彭重华,张斌.
不同处理对地稔茎段扦插繁殖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08,26(3):24-27.
被引量:10
4
代色平,刘连海,刘慧,黄忠良.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21-126.
被引量:17
5
郑宝仁,孟庆敏.
小兴安岭野生草本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3).
被引量:3
6
马国华,张静峰,刘念,林有润,胡玉姬.
从多花野牡丹和野牡丹花柄直接诱导出芽[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6):719-719.
被引量:22
7
刘惠,赵平,蔡锡安,曾小平,孙谷畴.
坡地和沼泽地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叶片的解剖特征与气孔气体交换特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2):109-116.
被引量:13
8
何桂芳,夏宜平.
优良野生观花地被植物——地稔[J]
.北方园艺,2005(3):39-39.
被引量:17
9
廖飞雄,王碧青.
广东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策略[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2):5-8.
被引量:1
10
郭嘉良,彭逸生,庄雪影,黄久香,李琳.
广东省珠海市乡土观赏树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现状[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37-4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3
1
王佳嵩,王健恩,罗先强,张群珧,贾宇航,许铭宇,陈平.
3种华南乡土地被植物的耐旱性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0(1):91-98.
被引量:11
2
代色平,刘连海,刘慧,黄忠良.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21-126.
被引量:17
3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4
尹俊梅,王祝年,杨光穗,黄少华.
海南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6):63-66.
被引量:22
5
陈妙贤,朱纯,黄雪梅,代色平,叶振华.
多花野牡丹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研究[J]
.广东园林,2007,29(1):54-57.
被引量:13
6
田汉勤,徐小锋,宋霞.
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2):231-241.
被引量:38
7
唐新霖,唐建平.
地稔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10(6):27-27.
被引量:9
8
郑伟,徐晓丹,陈龙清.
华中地区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评价[J]
.中国园林,2007,23(8):1-4.
被引量:19
9
彭东辉,张启翔,黄俊婷.
中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福建省的分布初步调查[J]
.中国园林,2007,23(11):83-88.
被引量:26
10
刘瑞宁,张文辉,刘新成,孙景宽,刘宝玉.
天津市32种常见灌木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96-301.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8
1
倪建中,张继方,何仲坚,李许文,王伟,代色平.
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18,38(3):112-117.
被引量:8
2
徐瑞萍,聂毅.
分析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9,42(2):126-127.
被引量:2
3
罗帅,刘晓洲,王永淇,赵阳阳,谭广文,周仁超,李子华.
不同野牡丹品种的扦插技术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9,39(5):30-35.
被引量:8
4
谢东升,张弯弯,李仕裕,王永淇,刘颂颂,莫罗坚,王发国,张尚坤.
23种野生野牡丹科植物引种和综合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4):164-168.
被引量:15
5
葛亚英,朱强,田丹青,潘晓韵,周媛,潘刚敏.
6种野牡丹科植物在杭州地区的引种栽培与观赏性[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27-1728.
被引量:5
6
苏纯兰,张尚坤,胡秋艳,莫罗坚,李洁红,黎炜彬.
16种野牡丹科植物栽培性状综合评价[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36(2):94-100.
被引量:13
7
向素桃.
恩施州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
.现代农业,2020(9):99-100.
8
卓定龙,刘晓洲,郭浩轩,邓演文,周仁超,曾凤.
4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干旱胁迫研究[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5(1):24-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徐瑞萍,聂毅.
分析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9,42(2):126-127.
被引量:2
2
樊晚林,温振英,周雨琦,谢娟,翁青史,彭东辉.
3种野牡丹属植物的光合特性[J]
.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39(2):188-193.
被引量:13
3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江波.
AHP法构建不同用途蜡梅品种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园林,2020,36(S01):55-59.
被引量:8
4
肖慎元.
将乐槭嫩枝扦插试验初报[J]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4):61-63.
5
苏纯兰,张尚坤,胡秋艳,莫罗坚,李洁红,黎炜彬.
16种野牡丹科植物栽培性状综合评价[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36(2):94-100.
被引量:13
6
谭琪,王俐.
裸子植物应用于昆明园林的综合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5):44-51.
被引量:4
7
夏芹,叶雄英,龚春,占志勇.
凤丹牡丹在江西引种的综合评价[J]
.南方林业科学,2021,49(1):36-39.
8
余智城,何雪娇,林秀香,陈振东.
粉红巴西野牡丹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福建热作科技,2021,46(1):17-19.
被引量:1
9
刘肖利,唐文莉,卞景景,何学成.
不同基质配比对银毛野牡丹扦插的影响[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38(3):82-86.
被引量:2
10
刘肖利,唐文莉,卞景景,何学成.
不同基质配比对银毛野牡丹扦插的影响[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38(2):45-49.
1
邓美红.
野牡丹科植物在珠三角地区园林绿化上的应用[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10(2):40-41.
被引量:4
2
代色平,刘连海,刘慧,黄忠良.
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21-126.
被引量:17
3
娄春笋.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现代园艺,2014,37(18):101-102.
被引量:2
4
徐晓新,苏金强,黄阿凤,陈振东,林秀香.
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J]
.福建热作科技,2010,35(1):6-7.
被引量:12
5
赵健,仇硕,李秀娟,张翠萍.
广西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80-82.
被引量:19
6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胡玉姬,刘念.
华南野牡丹科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繁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72-73.
被引量:48
7
宋良红,郭欢欢,陈晓蕾,林博.
郑州市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分析[J]
.河南林业科技,2016,36(1):25-28.
被引量:2
8
莫宁捷,吕长平,成明亮.
浅谈岩生植物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0(12):64-67.
9
朱纯,陈妙贤,彭狄周,代色平,叶振华.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4):64-67.
被引量:40
10
刘慧,王伟,贺漫媚,张继方,刘文,代色平.
野牡丹科植物种间杂交及子代遗传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4):151-153.
被引量:9
福建热作科技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