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逻辑”的时代诠释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于人与自然这一逻辑前提,从实践角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并立足于现实个人与群众世界的关系视角,强调文化旨在实现对个人需求的关注和对广大群众精神需求满足的统一。作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文化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还包括这一思想中国化进程的系列成果。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在于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维透视,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进程,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 张莉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2015年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科研项目"(scx f 20151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牟成文.论马克思文化观的本质[J].社会科学研究,2013(6):44-47. 被引量:11
  •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3.
  •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 7甄永亮.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5):4-6. 被引量:2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6.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刘耳.休闲、信仰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74-76. 被引量:6
  • 2刘海春.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 被引量:27
  • 3[3][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4[5][德]马克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0.
  • 5[6](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6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 10[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

共引文献9422

同被引文献7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