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冲突与融合:文化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的逻辑路向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然而,日益凸显的校企文化差异和矛盾正成为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因素,迫切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从冲突走向融合。其中,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路径和向度等,都是值得重新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
韩香云
机构地区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41,共3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金
2015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主持人:韩香云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文化
冲突
融合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2
参考文献
5
1
徐吉洪,李澎林.
冲突与超越:文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J]
.现代教育管理,2011(7):33-36.
被引量:13
2
杭瑞友,葛竹兴,朱其志.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2(12):18-20.
被引量:16
3
许陈红.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冲突及其管理[J]
.职教论坛,2014,30(2):42-44.
被引量:9
4
罗先奎,刘人人,解光云.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理论解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442-444.
被引量:7
5
刘勇.
校企文化融合刍议[J]
.湖南社会科学,2014(3):220-22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刘茨,肖起清,王启智.
个人与社会:教育价值的共同体[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8):83-86.
被引量:4
2
倪凌.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01-104.
被引量:6
3
吴燕霞.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89-92.
被引量:7
4
H.A.吉鲁,吴广宇.
公司文化: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威胁[J]
.国外社会科学,2006(2):102-103.
被引量:2
5
林杰.
美国大学的组织冲突及冲突管理[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1):105-113.
被引量:22
6
杜安立.
交往教学理论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7(23):103-104.
被引量:6
7
S.Slaughter, L.L.Leslie.Academic Capitalism: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Bah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 8.
8
王长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D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 news/2009/1/215235.html,2009-01-09.
9
[英]阿什比著 滕大春 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8..
10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1994..
共引文献
43
1
王新桥.
校企文化的对立与融通[J]
.大家,2012(1):154-155.
2
杨明,胡育辉.
高职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调查与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73-75.
3
李萍.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J]
.现代教育管理,2012(6):85-88.
被引量:9
4
孙国良.
山区小水电站的测量技术[J]
.小水电,2000(3):26-27.
5
习谏.
职业教育集团多元化办学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视角[J]
.中州大学学报,2012,29(4):80-85.
被引量:8
6
杭瑞友,葛竹兴,俞彤.
校企合作联盟成员企业的遴选机制——以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建设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8):24-25.
被引量:1
7
陈海峰,张俊青,黄云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理性思考[J]
.高教论坛,2013(5):103-106.
被引量:16
8
丁长峰.
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师生互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
.继续教育研究,2013(6):30-32.
被引量:3
9
严金波.
高职院校SRPR说课设计——以《综合英语》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2013(7):41-45.
被引量:3
10
刘珠润.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当代职业教育,2013(7):91-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0
1
贺书霞,冀涛.
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构[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35-41.
被引量:37
2
李秀春,韦福雷.
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2).
被引量:10
3
杨德银,龚德贵.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
.体育学刊,2001,8(3):86-87.
被引量:196
4
丁钢.
文化吸纳——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和新抓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0):29-30.
被引量:21
5
阎凤桥.
试析我国民办学校的产权形式和治理结构———基于对非营利组织特征的分析[J]
.教育研究,2006,27(2):41-46.
被引量:15
6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0):68-73.
被引量:380
7
侯伟.
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本教育价值认同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16-118.
被引量:10
8
王艳云,左成.
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77-1178.
被引量:141
9
李世嘉.
企业特征的逻辑分析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07(2):38-39.
被引量:1
10
李运景,侯汉清.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J]
.情报学报,2007,26(2):301-308.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
12
1
庄西真.
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逻辑与框架[J]
.中国高教研究,2016(12):94-98.
被引量:25
2
张亚分,卢凤君,聂耀男.
涉农高校教授工作站主体需求及其协同研究[J]
.文教资料,2016(31):102-104.
3
郑荣奕.
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17(8):30-34.
被引量:23
4
孙海燕,夏立平,魏志明.
“院中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与思考[J]
.中华护理教育,2017,14(8):565-568.
被引量:1
5
何小梅.
校企文化育人机制的差异与融合[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5):82-86.
被引量:4
6
蔡运荃.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主题及其述评——基于CNKI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分析[J]
.教育探索,2017(6):56-60.
被引量:5
7
郑毅,王慧敏.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8(6):33-37.
被引量:30
8
徐以晴,袁丽英.
走向深度合作的职业教育校企文化协同策略[J]
.江苏教育,2018,0(92):28-30.
被引量:1
9
于莎,符莘悦.
基于共词分析的现代学徒制研究热点透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2):72-79.
被引量:4
10
万伟平.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的组织障碍跨越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8):44-4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
凌红.
粤港澳大湾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中的创新[J]
.中外企业文化,2021(7):74-75.
被引量:1
2
杨晓玲.
校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融合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5):87-88.
3
付达杰,唐琳.
政策观照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话语关注、价值追求与实践向度——基于国家职教政策的文本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61-65.
被引量:5
4
俞燕,黄文胜.
基于校企合作共同体的会计专业“三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2):84-89.
被引量:22
5
唐西,王旭燕.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寻租现象及破解路径[J]
.职业教育,2023(30):25-29.
6
黄崴,薛洪波.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主体特征及改进策略——以广东省中职学校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9,0(12):9-16.
被引量:7
7
史秀宏.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新商科”人才模式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39-240.
被引量:8
8
曹文.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职教集团技能型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研究[J]
.中国产经,2020(18):95-96.
被引量:1
9
刘翔.
高职土建类专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机制基本理论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0(19):109-110.
被引量:1
10
孟宗,王艳,刘斌.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内涵式发展[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6):196-198.
1
刘小勇,匡翠芳.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探析——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J]
.亚太教育,2015,0(27):215-216.
被引量:1
2
覃红霞.
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30-136.
被引量:26
3
刘继芳.
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冲突与融合[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123-125.
被引量:8
4
付娟.
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冲突与融合[J]
.教育与职业,2010(18):19-21.
被引量:1
5
韩峻峰.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178-181.
被引量:16
6
关红.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市场,2016(22):200-200.
被引量:1
7
王明霞.
“校企合作”在高职物管专业建设中的实践[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8(2):36-38.
被引量:1
8
张勇.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8):139-140.
9
雷江华,沈玉林.
从隔离走向融合[J]
.江苏教育,2003(08A):17-18.
10
张炼,王怀宇,王俊,王嘉颖.
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校企从“合作”走向“融合”——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模式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5(7):92-95.
被引量:9
职教论坛
2015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