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BIS监测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BIS监测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行无痛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BIS监测组(n=70)和常规监测组(n=70),术中均行相应操作。比较并分析2组麻醉药物剂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恢复情况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BIS监测组所用丙泊酚剂量为(86.4±13.6)mg,常规监测组为(136±15.2)m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监测组的MAP、Sp(O2)在手术开始和电切时高于常规监测组(P均<0.05),HR低于常规监测组(P<0.05);BIS监测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监测(P均<0.05);2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能减少麻醉药物所需剂量,维持更稳定的血管动力学指标,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减少术中知晓率,是值得临床选择应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
作者 姚莺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9期3260-3262,共3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75

共引文献74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