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文化运动四大实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文化运动所取得的实绩,循着由表及里的纵深理路,可概括为:文学革命促使白话国语最终成立,新文学建设因之成绩斐然;新式教育理念广泛引介,教育改革随之趋于深入;青年学生们觉醒,新型知识人群体出现;诸多新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深入人心。
作者
王学斌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2-53,共2页
People's Tribune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
教育改革
分类号
K2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1
杜成宪.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34-41.
被引量:4
2
张锡勤.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戊戌思潮的继承与超越[J]
.哲学研究,1999(5):29-35.
被引量:2
3
王毅.
继承“新文化运动”的学术经验[J]
.文学评论,1996(6):150-150.
被引量:3
4
《文化运动的初步》,《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0年6月6日.
5
.《新思潮的意义》[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551页.
6
张文娟.
近代妇女解放思想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齐鲁学刊,2008(1):135-138.
被引量:2
7
《陈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8
裴复恒:《新文化运动》,载《现代生活》,1923年,第1期,第3页.
9
樊弘:《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栽《民讯》,1948年,第3期,第9页.
10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栽《新潮》,1919年,第1号.
引证文献
2
1
冯兵.
知行合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意义与当代价值[J]
.兰州学刊,2016(8):77-84.
2
邓文睿.
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当代价值观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5):44-45.
1
李修松.
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1-7.
被引量:12
2
冯立军.
古代欧洲人对中医药的认识[J]
.史学集刊,2003(4):62-68.
被引量:4
3
冯崇义.
孙中山与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J]
.近代史研究,1987(1):60-80.
被引量:1
4
吴汝祚,郭大顺.
苏秉琦先生关于河南考古工作的几点意见[J]
.华夏考古,2016(1):45-47.
5
刘焕性.
历史研究需要感觉和想象[J]
.书品,2007(6):40-42.
6
龙泉青瓷 翠色美景[J]
.中国收藏,2016,0(6):72-75.
7
靳生禾.
评台版《郦学研究史》[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3):145-153.
8
李修松.
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07-110.
9
叶雷.
杂志中的民国影像——读周为筠新著《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J]
.社会科学论坛,2009(10):4-4.
10
《信息化论》导读(1) 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J]
.中国信息界,2009(4):25-25.
人民论坛
201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