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筛选品种9个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筛选品种的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YR1201、12Q-83关联度大,与参考品种最接近,综合性状表现优,且高于对照品种。
作者
林永明
丰诗尧
胡美静
谢淑芳
李晓花
李惠平
宋宜
机构地区
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6,共3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玉米筛选品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4
1
卓德众,刘启华,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3):31-34.
被引量:45
2
李鲁华,陈树宾.
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新疆玉米新品种[J]
.玉米科学,2001,9(4):21-22.
被引量:24
3
袁喜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6):29-3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于树林.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4,2(2):6-8.
被引量:13
2
陈举林.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22-24.
被引量:25
3
张平治,汪建来,赵景忠.
对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区试品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30-233.
被引量:6
4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5):34-37.
5
何凡.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红麻区试品种[J].贵州农业科学,1988,(6):25-28.
6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05).
共引文献
75
1
郑洪霞.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72-73.
被引量:6
2
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刘志坚.
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6):13-15.
被引量:8
3
江银荣,潘宝国,陆虎华.
江苏省水稻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6):1130-1132.
被引量:22
4
王玺,田龙庄,惠东静.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的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6):27-30.
被引量:8
5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6
杨再福,周子力,王新伟,陈立侨,耿心礼.
湖泊渔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J]
.水利渔业,2005,25(2):55-57.
被引量:6
7
王大春.
玉米6个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05,24(7):66-68.
被引量:11
8
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黄小兰,陈国清,印志同,石明亮,陆剑波.
以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江苏糯玉米新品种[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4):70-72.
被引量:9
9
李淑华,孙志超,荆绍凌,苏桂华,王秀芬.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间的关系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2):15-16.
被引量:1
10
尹利,逯晓萍,傅晓峰,李美娜,郭建.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3):21-25.
被引量:91
同被引文献
60
1
杨玉宁,陈松树,高尔刚,李园园,龙凤,刘红昌,辛雪辉.
3种木通属植物21份种质果实的果皮品质评价[J]
.中药材,2021,44(5):1091-1098.
被引量:6
2
杨克诚,向葵,潘光堂,荣廷昭.
西南玉米新品种应具备的特征特性及区域主推品种的选择[J]
.玉米科学,2010,18(1):146-148.
被引量:22
3
陈国建,李锐,杨勤科,张亚婷.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84-387.
被引量:15
4
董海合,李凤华,张旭,楼辰军,钱芳,杨兆顺.
主成分分析在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5,13(3):21-24.
被引量:14
5
常克勤,杜燕萍,尚继红,穆兰海.
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在莜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6):98-100.
被引量:3
6
高玉山,窦金刚,刘慧涛,孙毅,任军,闫孝贡.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1):120-122.
被引量:33
7
陈亮,王克勤.
芹菜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的探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2):214-217.
被引量:7
8
段中华,乔有明.
不同因子对燕麦β-葡聚糖提取纯度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8):122-126.
被引量:16
9
张雷,牛芬菊,李小燕,豆国兰,李德仁.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42-145.
被引量:50
10
吴敏生,戴景瑞.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J]
.华北农学报,1999,14(2):30-35.
被引量:73
引证文献
6
1
柳兵,李春雷,刘红双,王薪淇,杨翔宇,赵仁贵.
吉林省2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对比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6):60-66.
2
邸维利,牛芬菊,李小燕,张雷,李胜克.
干旱区玉米不同新品种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41-42.
3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艾麦尔江·阿布力提甫,马辉,热孜万古丽·艾则孜,艾麦尔艾力·吐合提,刘荣森,戴路.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棉花品种(系)对比筛选试验中的应用[J]
.农村科技,2019,0(6):14-18.
被引量:4
4
王俊花,闫建宾,王瑞钢.
基于主成分、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超甜玉米杂交组合综合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5):1108-1114.
被引量:29
5
魏常敏,周文伟,许卫猛,邢永锋,宋万友,张传量,李桂芝.
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鲜食糯玉米组合综合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7):9-13.
被引量:10
6
潘予琮,寇伟,蒋林树,年芳.
基于指纹图谱技术的燕麦草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J]
.动物营养学报,2022,34(3):1984-19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张家榕,霍瑾,李贵全.
大豆杂交后代群体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10):1579-1584.
被引量:10
2
岳新丽,刘贵山,王春珍,陈云,范向斌,梁秀芝,郭芳,帅媛媛.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大同市引种马铃薯品种上的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6):715-719.
被引量:5
3
雷建峰,苏丽丽,赫云建,周桂玲,代培红.
新春系列不同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4):9-14.
被引量:3
4
轩瑞瑞,陈艳萍,刘春菊,汪丽霞,袁建华.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鲜食糯玉米品质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4):241-248.
被引量:19
5
陈躬国,阮海东,赵光辉,郑英姿,吴汉琼,林原,郭德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肺形侧耳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21,33(7):87-92.
被引量:1
6
王玲燕,刘贺娟,任福森,唐振海,董彦琪,刘震宇.
98份大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J]
.中国瓜菜,2021,34(8):38-43.
被引量:3
7
王鹏,侯思宇,武艳杏,李贵全.
基于农艺性状的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及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9):1025-1030.
被引量:11
8
徐日荣,陈昊,陈湘瑜,张玉梅,胡润芳,蓝新隆,唐兆秀,林国强.
适宜福建单粒播种花生品种的筛选[J]
.耕作与栽培,2021,41(4):53-57.
被引量:1
9
郭宏杰,马德新.
灰色多元回归模型在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优化中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146-150.
10
苏欣欣,肖洋,胡晓航,马亚怀,李彦丽.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糖用甜菜品种的适应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0):39-46.
被引量:18
1
谢志华,缪蕾,苏敏.
鲁西南蒜套棉防早衰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3(7):226-228.
被引量:4
2
袁献明.
内黄县麦套朝天椒高产优质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270-271.
3
李雨江,包可翔,陈少滨,王亚平,朱峰.
安康烟区烤烟品种适应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14,28(3):272-275.
4
周新保,梁增灵.
从今年气候特点看河南省小麦品种表现[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7):12-14.
5
李学军.
产生水稻断米的因素与控制措施研究[J]
.中国商界,2010,0(4X):227-227.
6
周沈军,万容,金良,刘华明.
对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思考[J]
.南方农业,2012,6(9):10-11.
被引量:8
7
李雪君,孙焕,张东锋,孙计平,丁艳芳.
外引烤烟新品种筛选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00-12802.
被引量:14
8
李森龙.
水稻断米的因素与控制措施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4):41-41.
9
杨忠发,李广昌.
对提高水稻新品种筛选成功率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83-84.
10
刘晓燕,何红,朱秋珍,王维赞,罗亚伟,梁阗,谢金兰.
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6):36-38.
被引量:10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