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整形手术后瘢痕治疗与修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院在2004年对增生性瘢痕开展了手术后进行超声按压加修复因子的物理恢复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作者
田青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54-555,共2页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关键词
手术后瘢痕
恢复治疗
修复因子
整形
增生性瘢痕
美容效果
分类号
R622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何卿,田智峰,董军兰.
电子线照射在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中的体会[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510-510.
被引量:4
2
柳大烈,郭爱华,李丹.
电子线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14(4):178-18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延玲.癜痕疙瘩的病因和治疗[J].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3,1:18-18.
2
Craig P. Collagenase activity in cutaneous scars[J]. Hand, 1973,5(3) : 239.
3
Cohen IK, Keiser FIR, Sjoerdsma A. Collagen synthesis in human keloid and hypertrophie sear[J]. Surg Forum, 1971, 22:488.
4
Placik OJ, Lewis VL Jr. Immunologic associations of koloids[J].Surg Gynecol Obstet, 1992, 175(2) : 185.
共引文献
9
1
李晓丹,刘伟.
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进展[J]
.江西医药,2013,48(5):462-464.
被引量:8
2
李蜀光,魏海刚,邱雅,陈蕾,许海凤,陈玉婷.
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66例临床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7):944-947.
被引量:10
3
赵欣欣,黎志明.
放射性治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上的发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1706-1709.
被引量:2
4
惠俐,徐士亮,陈元良,李平,程宁新.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J]
.新医学,2010,41(6):388-390.
被引量:4
5
丁云鹏,薛斌.
术后放射治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上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2,18(12):1894-1896.
被引量:6
6
孙秀锋,黎洪伟,郑妍丽,姜涛,王洪燕.
手术切除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疗效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4(4):378-380.
被引量:1
7
项晶,陈凤菊,朱莉.
瘢痕切除术后患者行电子射线放射治疗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8(11):27-28.
被引量:2
8
武建军,王放,张彩风,任铭,周愔.
瘢痕疙瘩美容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3):231-232.
被引量:5
9
陈丹,何肇晴.
瘢痕体质剖宫产术后产妇缝线区放疗预防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14,16(8):1115-1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郭丹凤,王德昌,周兴亮,宫昔愿,韩继芹.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充血性瘢痕的机理研究[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3):213-215.
被引量:15
2
吴焱秋,柴家科,陈敏亮,李桂珍,柳春明,陈宝驹,盛志勇.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5):664-666.
被引量:8
3
覃霞,曹川,何梅,李世荣.
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综合治疗的研究[J]
.重庆医学,2008,37(1):65-66.
被引量:13
4
谭强,冯传波.
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治疗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702-703.
被引量:11
5
黄泽春,晏丹,李慧,余涵,王红梅,张安利,梁志为,李帅华.
中西医结合微爆破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沉着斑[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3):186-189.
被引量:10
6
罗雁如,周桂东,李少兰,陈祝演.
Ⅱ度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108-2109.
被引量:6
7
何永芬,周桃英,钟李,朱彩莲,刘耀秀.
烧伤瘢痕修复中的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21-122.
被引量:4
8
孙丽霞.
美皮护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460-460.
被引量:1
9
罗宗琦.
护理干预在烧伤疮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3):3584-3585.
被引量:1
10
丁金萍,陈博,武静静,王连召.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2):99-10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刘岩,刘毅,姜疆.
面部烧伤后瘢痕的综合治疗[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11):648-65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宝,左燕,李开为,张丽芳.
多爱肤超薄敷料在小儿头面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6(7):24-26.
被引量:8
2
陈潇,何平.
A型肉毒毒素联合硅酮敷料在面部手术应用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2):105-108.
被引量:6
3
查天建,苏福增,刘小龙,刘利华,王智忠,努尔兰.
202例烧伤后瘢痕治疗的临床体会[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4):278-282.
被引量:5
4
肖春才,倪文琼,张晨阳.
点阵铒激光联合脉冲燃料激光治疗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8,47(36):4600-4602.
被引量:15
5
杨乐,吕兰兰.
综合康复护理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66-168.
被引量:7
6
陈雪英,陈国,王和强,钟锡波,李锦嫦.
上肢涡流水疗法治疗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医疗美容,2020,10(2):24-28.
7
卢莉莉,徐湾,朱文静,藏雪莹,陈卉,王伟芳,高来娣,王丽晖.
以护士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脸部烧伤患者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5):2279-2282.
8
陶俊生,李文静,王瑞.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J]
.智慧健康,2019,5(7):129-130.
被引量:5
1
荀乙峰.
锯齿状切口修复条形瘢痕[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101-102.
被引量:1
2
张复堂.
外用黑倍膏治疗肛瘘术后瘢痕[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5):14-14.
3
曹春平.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44例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7):76-77.
被引量:1
4
沙玉亭,张艳峰,王伟宁.
手术后瘢痕痛的综合治疗[J]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2):109-110.
5
窦勇.
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第三代喉罩的临床应用[J]
.现代养生,2015,0(24):86-86.
被引量:1
6
张秋林,赵定麟,侯铁胜.
脊髓损伤后内源性保护和修复因子的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65-67.
7
陈志强,潘波,李绍康.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对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1):3450-3452.
被引量:13
8
刘东,唐斌,蒙善东,夏立.
血液滤过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治疗中的应用[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9):691-692.
9
高小青.
面部瘢痕的治疗体会[J]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5):435-436.
被引量:6
10
魏在荣,邵星,谢月,孙广峰,唐修俊,金文虎,王达利.
腓肠肌内侧头穿支皮瓣修复胭窝瘢痕创面[J]
.中华烧伤杂志,2010,26(4):260-262.
被引量:9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