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媒体视域下“国家影像”的传播变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影像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视觉文化已经成为表达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电影、电视、新闻照片、户外广告、网络视频等共同构筑了公众认识和理解国家形象的图像符号体系。然而,在新媒体缔构的全息化媒体社会中,信息主体的变迁、传播时空关系的更改、传播交流结构的演进带来了国家影像的内容增殖、传播越限和去中心化流动。多元、过量的国家影像信息在快速的更新和流转中一面建构着国家形象,丰富着公众的国家形象认知;一面又造成国家影像信息的冗余、混乱、庞杂和盲点,破坏和麻木了公众的感受力与辨识力,造成整体性、主导性国家形象传播的困难,消解了国家形象的神话价值。
作者 刘丹凌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像传播与中国形象研究"(编号:10BXW01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2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 3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4刘丹凌.图像时代国家形象视觉塑造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3(5):190-195. 被引量:7
  • 5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6.
  • 6芭芭拉·亚当,等.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 7马克·波斯特 范静华.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8.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9.
  • 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
  • 3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A].拉康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4[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 5[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6程曼丽.国家形象塑造及其问题与对策∥周明伟,主编.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论丛[C].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18-19),(16).
  • 7[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4,24.
  • 8[英]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A].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 9[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3.
  • 10刘丹凌.西方视阈下的“中国想象”——《功夫之王》的文化内涵解读[J].中国电影市场,2011(10):25-2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9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