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乡村草根乐班的经济运作——基于20世纪苏北“唢呐班”经济运作习俗变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一种地道的乡村草根乐班,服务于农村民俗活动的"唢呐班"在苏北地区普遍存在,至少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唢呐班艺人在长期的从艺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经济运作习俗。20世纪以来,唢呐班固有的经济运作习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经济收入在原有显性、隐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机动化显性、公开化隐性、半隐半显性等类型;经济分配由"模糊性分配"方式逐渐演变为平均型、分档型、固定型、提成型等方式;在常规性支出的基础上增加了"请客、送礼、回扣"等经济支出项目。这些变化,体现了唢呐班固有经济运作与市场经济运作的融合、唢呐班经济运作的"高语境文化"特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与"活态性"特质。
作者 赵宴会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8,共8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非遗视野下的苏北唢呐班研究"(12YJC760122)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美]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 2赵宴会,赵士玮.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4):72-77. 被引量:11
  • 3[美]史蒂文·瓦戈(StevenVago).《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