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泛旅游理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也在转变,作者将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泛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阐述了二者的互动机理,并为泛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
张慧粉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6期48-49,190,共3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泛旅游
新型城镇化
互动机理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
王素斋.
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
.理论月刊,2013(4):165-168.
被引量:98
3
单卓然,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被引量:553
4
杨仪青.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385-389.
被引量:72
5
陈晓春,蒋道国.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
.学术论坛,2013,36(4):123-127.
被引量:36
6
杨发祥,茹婧.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J]
.山东社会科学,2014(1):56-62.
被引量:34
7
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
省域旅游化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J]
.经济地理,2014,34(4):179-185.
被引量:28
8
吴必虎.
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J]
.旅游学刊,2012,27(3):3-4.
被引量:27
9
孟祥林.
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00-10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8
1
刘振宇,魏旭红.
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J]
.区域经济评论,2013(3):130-136.
被引量:7
2
王德刚.
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6-64.
被引量:44
3
孔繁士,丁福虎,宋伟.
京九豫东南产业与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发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1):113-115.
被引量:2
4
辜胜阻,李正友.
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60-70.
被引量:111
5
赵晓谛.
城镇化:从政府推进到市场选择[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2(2):34-38.
被引量:4
6
朱玉明.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1,16(1):84-87.
被引量:35
7
孟祥林.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成长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61-65.
被引量:12
8
杨新海,王勇.
“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趋势[J]
.城市问题,2005(4):2-6.
被引量:9
9
朱竑,贾莲莲.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被引量:113
10
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被引量:946
共引文献
821
1
潘炫谚,潘华.
市域国土空间视角下的闽南小城镇总体规划评析——以南安市梅山镇为例[J]
.中外建筑,2019,0(10):106-109.
2
唐晓灵,高煜童.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69-177.
被引量:9
3
陈骏,赵胜国.
城市进程中城市外来人口社区体育文化融入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0(3):70-72.
4
李燕,王三山.
青海省城镇化建设必要性及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2022,10(1):67-72.
5
潘宇轩,张华,金陵风.
青藏高原城镇化时空格局变化及自然驱动因素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29-637.
6
夏斯雨,晏王波,张时智,王海君.
扬子江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监测研究[J]
.现代测绘,2023,46(4):22-25.
7
刘慧华.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分析[J]
.长江技术经济,2020(S02):93-94.
被引量:2
8
杨鹍飞,吴慧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路——以城市权利为视角[J]
.中国民族学,2018(2):13-23.
9
董林飞,叶甜甜.
低碳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策略[J]
.规划师,2013,29(S2):8-12.
被引量:2
10
纪昀.
从企业内协调看日美国际竞争力的此消彼长[J]
.科技导报,2000,18(4):60-62.
1
白海霞.
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2016(7):69-70.
被引量:3
2
李东和,赵磊.
论旅游的非低碳性与低碳旅游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208-211.
被引量:2
3
王婷婷.
简论低碳旅游与旅游景区的低碳举措[J]
.经营管理者,2011(14):238-238.
4
李猛,王爱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研究[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30(2):36-39.
被引量:2
5
李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2016,3(1):67-73.
6
苏宝,孙伟.
浅析整合营销下电信行业营销策略的创新[J]
.现代商业,2010(27):33-33.
被引量:2
7
夏倩.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机理浅析[J]
.城市地理,2015(3X).
被引量:2
8
李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2016,3(2):145-152.
9
包广静,李春燕,武友德.
文化与旅游互动机理探析——以腾冲县旅游发展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2):44-47.
被引量:13
10
王力峰,陈洁,章昌平.
低碳旅游理念与开发模式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6X):137-138.
被引量:2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