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近代观音信仰的外在形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观音信仰是一种由教义、修持等内在因素和信众、场所等外在形态共同组成的宗教信仰。近代观音信仰的变迁,于其外在形态方面有着较鲜明的体现:其主观载体既有不同阶层的信众,又有组织化的近代团体;其宣传方式既有传统的书刊和画像宣传,又有近代报纸和佛化医院的助力宣法;其寺庙空间在遭受近代化破坏的同时亦有重建。总之,近代观音信仰的外在形态极具特点。
作者
王芳
机构地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关键词
观音信仰
佛教
外在形态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李利安.
观音信仰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J]
.华夏文化,1996,0(4):34-35.
被引量:1
2
《观音救苦会源起》(第一次修正本),《大生报》,1936年第1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版,第53页.
3
《观音救苦会会务报告》,《大生报》,1936年第3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版,第102页.
4
《观音圣像赠送办法》,《护生报》第37期,1933年12月2日,黄夏年主编:《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报纸)11,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版.第1页.
5
《佛教团体启建观音救劫法会》,《四川佛教月刊》,1935年第11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8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版,第384页.
6
《复熊赫居士书》,《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南京:江苏省新闻出版局,1997年版,第248页.
7
佛日:《观音圆通法门释》,《法音》,1992年第10期.
8
王福金:《观音信仰与民间传说》,《民间文学季刊》,1998年第2期.
9
金士坚,徐白纂修:《民国通县志要》卷三《建置·庙宇》,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北京府县志辑6》,第689-693页.
10
《上海佛化医院简章》,《大生报》,1936年第1期,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版,第46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
[2]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Z].
3
[3]吉林奇俗谈[M].
4
[4]叶涛等.山东民俗[M].
5
[6]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6
[9]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M].学苑出版社,1995.
7
[10][美]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
[11]郑僧一.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M].台北:慧炬出版社.
9
[12]观音宝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13][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10
1
张文学.
中国大陆佛教女性研究述评[J]
.妇女研究论丛,2009(6):76-80.
被引量:1
2
屈川.
观音信仰与中国民众的现实需要[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24-25.
被引量:2
3
陈鹏程.
明清小说中所展现的观音信仰及其文学功能[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5):71-74.
被引量:1
4
赵静.
观音女相形成的心理因素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8):5-9.
5
王加华.
“科学”还是“迷信”:《齐民要术》作曲、酿酒时间论考[J]
.中国农史,2017,36(1):121-128.
被引量:4
6
李向平.
观音信仰方式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32(3):106-110.
7
支景.
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及其审美意蕴[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2):114-120.
被引量:3
8
黄年红.
浅析观世音菩萨女性化的依据[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1):198-199.
被引量:1
9
史小竹.
中国古代神话女神形象研究——基于与希腊神话的对比[J]
.汉字文化,2020(S01):52-53.
10
汪小培.
《阿Q正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
.译苑新谭,2011(1):274-283.
1
王梦湖.
孔子思想中有关“丑”的美学内涵[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8-21.
被引量:1
2
李利安.
试论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J]
.世界宗教研究,1998(3):14-23.
被引量:4
3
王品.
《德充符》漫谈[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4):277-277.
4
衣俊卿.
论人的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透视[J]
.哲学研究,1991(9):11-16.
被引量:8
5
刘仁荣.
美的本质再探——兼析当代中国美学“典型派”与“实践派”的对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2):32-36.
6
肖志宏.
文学的意蕴世界[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9):119-119.
7
段慧兰,陈利华.
道德自我内涵及特点分析[J]
.求索,2010(11):122-124.
被引量:3
8
田薇.
简论精神生产的内容结构[J]
.哲学动态,1992(1):30-30.
9
马文锋.
“道”之我见[J]
.中国道教,1998(1):53-53.
10
张法.
审美经验:从世界美学的背景看西方美学的特质[J]
.文艺争鸣,2016(4):76-82.
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