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12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完成了经济增长系统、环境系统综合指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等关键性指标的测算,根据指标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
周梁
李瑛珊
机构地区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新经济》
2015年第29期3-5,共3页
New Economy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4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李胜芬,刘斐.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1):78-80.
被引量:38
2
宋红丽,薛惠锋,张哲,李献峰.
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耦合度分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3):84-89.
被引量:30
3
罗子嫄,何宜庆,毛华.
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
.企业经济,2013,32(8):135-138.
被引量:19
4
黄瑞芬,李宁.
环渤海经济圈低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13,15(2):92-98.
被引量:17
5
吴玉鸣,张燕.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2008,30(1):25-30.
被引量:376
6
杨玉珍.
我国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测度方法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4):236-23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76
1
闫婷婷,赵鑫美,薛翠翠.
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8(10):69-71.
被引量:10
2
汪波,方丽.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52-55.
被引量:61
3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被引量:773
4
杨士弘.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
.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被引量:206
5
柯健,李超.
基于DEA聚类分析的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2):144-148.
被引量:105
6
刘思华,方时姣,刘江宜.
经济与环境全球化融合发展问题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88-96.
被引量:14
7
王俭,孙铁珩,李培军,李法云.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768-772.
被引量:134
8
宋学锋,刘耀彬.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J]
.科技导报,2005,23(5):31-33.
被引量:56
9
游达明,许斐.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旅游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3):82-85.
被引量:40
10
穆东,杜志平.
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4):56-6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474
1
蔡晶晶,王子奇,李德国.
“生态福建”建设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J]
.中国经济问题,2022(6):7-19.
被引量:6
2
龚贤,王毅.
绿色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
.乡村论丛,2021(3):36-42.
被引量:3
3
孙继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评价与趋势[J]
.财经科学,2021(3):106-118.
被引量:59
4
赵先超,郭任,孔祥斋.
基于熵值法的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78-82.
被引量:5
5
李曼,陆贵龙.
基于耦合理论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1):46-52.
被引量:19
6
吕志勇.
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的视角[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45-54.
被引量:9
7
黄瑞芬,李宁,赵友亮.
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的预测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J]
.中国渔业经济,2013,31(3):52-57.
被引量:1
8
王春子,陈凤桂,王金坑.
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122-128.
被引量:4
9
付保红,陈丽晖,朱彤.
云南高山峡谷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开发性移民研究——以漫湾、大朝山电站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111-114.
被引量:6
10
陈金香,陈爱国,王志和,尹刚,阎凯峰.
基于Freelance2000系统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44-46.
同被引文献
1
1
刘超,付德志.
基于可调功效函数容量耦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1):45-4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陈毅俊,董耀武.
创新型创业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2):12-1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爱文.
大学生创新型创业孵化路径探析——结合广东高校典型创业案例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34-35.
被引量:2
2
余维臻,刘锋.
创新型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与展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4):37-44.
被引量:8
3
汤程桑,杨璐溢.
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与经验[J]
.现代营销(下),2020(2):18-19.
被引量:1
4
曾宪枢.
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的倾弱向分析与对策——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初次创业的实证调研[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0,18(5):491-497.
被引量:3
1
周兵,何巍.
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
.软科学,2009,23(8):88-91.
被引量:2
2
刘志雄.
广西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4(2):70-74.
被引量:4
3
余敏,张友鹏.
符合重庆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8-11.
4
陶鑫良.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5):31-35.
被引量:1
5
张月华.
关于发展购买力的思考[J]
.理论导刊,2003(8):23-24.
6
尹世杰.
关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J]
.经济纵横,1992(4):31-34.
7
“十三五”规划纲要:GDP年均增速6.5%以上[J]
.商业观察,2016,0(4):15-15.
8
袁宇翔,梁龙武,付智,余国兴,刘嘉欣.
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耦合协同效应[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5):9-14.
被引量:5
9
张建国.
为实现五年脱贫摘帽目标起好步开好局[J]
.山区经济,2016,0(2):11-14.
10
吴文恒,牛叔文.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被引量:74
新经济
2015年 第2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