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佛大学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及其对上海高校品牌新形象的启示
被引量:
9
Construction of Harvard University's VIS and Inspiration to the New Brand Image of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下高校的竞争力除了根植于人才培养这一基本目标外,更强调大学品牌建设,而良好的大学形象是大学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高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又是大学形象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以从美国哈佛大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获得的启示为参考,来分析在上海地域范围内各高校如何强化视觉识别设计,以促进高校品牌形象的建立和传播。
作者
谭颖
机构地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基金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1-8500-14-0112)
关键词
校园文化
视觉识别系统
哈佛大学
高校品牌
分类号
J534.4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方敏,尹建国.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影响[J]
.装饰,2003(12):48-48.
被引量:7
2
茅忠德.
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结构特征[J]
.装饰,2006(1):116-117.
被引量:6
3
谭建林.
高校形象设计与UIS战略的实施[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3):111-113.
被引量:15
4
高林娟.
高校形象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传播[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91-93.
被引量:11
5
张礼强.
地方高校导入UIS战略的实践探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17-19.
被引量:3
6
黄春蓉.
美国高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及其启示——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J]
.前沿,2014(9):166-16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周毅.
浅谈高校实施UIS战略[J]
.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20(3):31-33.
被引量:2
2
何仲坚,刘庆雪.
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战略设计[J]
.企业经济,2004,23(11):128-129.
被引量:10
3
游俊.
地方高校形象塑造的思考与实践[J]
.北京教育(高教),2007(2):6-7.
被引量:1
4
刘晓云,陈成栋.
试论地方高校的CIS建设[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4):55-57.
被引量:2
5
[2]云南大学UIS课题组.UIS塑造大学之魂[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6
[7]王瑞芳.青岛科技大学对大学形象(UIS)的思考[EB/OL].http://www.zjul.com.cn/invest/index.php?action=view&id=150.2004-09-19.
7
王保华.千万别冷落了地方高校[N].中国教育报,2005-09-23.
8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RAND STANDARDS VER- SION 2, APRIL 1,2010. http://cabs, msu. edu/resources/docu- ments/MSU_Brand_Standards_v2, pdf.
9
周汉林.
高校形象设计刍议[J]
.江苏高教,1999(3):21-24.
被引量:10
10
梁经锐,李业.
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4):35-38.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38
1
吴世彩.
UIS视角下高等医学生培育的品牌战略[J]
.高校辅导员,2010(3):6-8.
2
赵勤.
论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J]
.企业经济,2006,25(2):55-56.
被引量:8
3
张礼强.
试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5-86.
被引量:5
4
孙霖冰.
视觉识别系统在我馆阅读环境建设中的运用[J]
.当代图书馆,2007(2):47-49.
5
孙霖冰.
视觉识别系统在我馆阅读环境建设中的运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127-129.
6
王敏军,杨进军.
高职院校形象设计探析[J]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6):44-46.
被引量:3
7
祝杨军.
论UIS高校识别系统基本要素设计[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4):48-50.
被引量:1
8
汪维丁.
高校形象识别系统(UIS)的实施战略研究[J]
.美术大观,2009(1):142-143.
被引量:4
9
李歌.
高校借鉴CIS模式实施形象战略研究[J]
.内江科技,2010,31(9):58-58.
被引量:1
10
孙再罗,张伟.
基于CIS战略的高校形象建设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1):73-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贺阳.
视觉符号与视觉经验[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108-109.
被引量:3
2
茅忠德.
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结构特征[J]
.装饰,2006(1):116-117.
被引量:6
3
范媛媛.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交互性的价值与意义[J]
.包装世界,2010(5):48-49.
被引量:15
4
吴翔之.
高校形象塑造与立体传播——以温州大学为例[J]
.新闻世界,2011(9):252-253.
被引量:6
5
高林娟.
高校形象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传播[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91-93.
被引量:11
6
汤洁.
视觉识别设计在服装品牌终端形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12,33(6):124-126.
被引量:5
7
李玮琦.
服装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10):101-104.
被引量:5
8
李逊.
浅析民办高校品牌建设中的形象识别系统[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8):268-269.
被引量:3
9
韩红磊.
新形势下高校档案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探索[J]
.兰台世界(中旬),2014(5):55-56.
被引量:3
10
黄春蓉.
美国高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及其启示——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J]
.前沿,2014(9):166-16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欧中亚.
会展视觉形象设计中展台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8,47(4):287-290.
2
张玮,杜兆芳,陆小彪.
探究视觉识别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6):63-67.
被引量:3
3
刘阳,闻洁.
视觉识别系统对高校办学理念传播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17,30(6):76-77.
被引量:2
4
张硕,李燕,朱斐,谭孝勤,廖艺舒,岳云龙.
视觉识别在校服交互设计中的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3):48-48.
5
张友梅.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管理系的设计实例分析[J]
.职业,2020(35):57-59.
6
张友梅.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管理系的设计实例分析[J]
.职业,2020(32):97-99.
7
郝琦,高震.
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探索[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3):13-15.
8
周晓亚.
CI战略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发展及模式分析——从“一目了然”到“余音绕梁”[J]
.玩具世界,2022(3):111-113.
9
李蕊.
民办高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
.中国文艺家,2017,0(6):131-13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邓婷尹.
基于校园文化的地方大学视觉识别系统建设研究——以四川轻化工大学为例[J]
.汉字文化,2022(S01):286-288.
2
许花蕾,林冠国,蒙少武.
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8):71-71.
被引量:1
3
刘露.
视觉识别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以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区域治理,2019,0(47):167-169.
被引量:1
4
张磊.
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应用[J]
.科技风,2020,0(10):91-91.
被引量:2
5
公希萌.
分析视觉识别系统(VIS)在高校文化形象建设中的应用[J]
.经济师,2021(11):179-180.
1
有助于识别设计的相同软件讨论……[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COMPUTER ARTS数码艺术),2008(8):28-31.
2
汤宏亮.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印制电路板自动检测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28(9):73-74.
3
贾维闯,宫进,吴雄华.
基于加速度的BP神经网络手势识别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94-94.
被引量:5
4
胡晓朋.
用流图和状态矩阵对时序电路作识别设计[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17(4):74-79.
被引量:1
5
陈云,郭天太,叶婷,戎悦,林汐倩,曾冰梅.
“虚拟中国计量学院”的开发[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92-92.
6
陈银平.
理念识别系统(MIS)——高职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43-143.
7
付丽辉.
语音识别关键性技术的MATLAB仿真实现[J]
.仪器仪表用户,2010,17(3):50-52.
被引量:2
8
李芹,练秋生.
基于生物视觉模型的人脸识别设计[J]
.电视技术,2008,32(2):81-83.
被引量:4
9
梁小晓,韦崇岗,乐英高,余科军.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WSN目标识别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9):2550-2553.
被引量:5
10
李继连.
动态时间弯折模式匹配技术(DTW)的算法改进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83-83.
装饰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