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方剂反成配伍纲纪探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成配伍即相反相成配伍法,是方剂学配伍理论体系的结晶,也是临床组方用药的常用形式。文中结合名方范例,试从寒热并举、升降相因、刚柔互济、补泻同施、散收同用、气血相依、阴阳互根等方面探析方剂反成配伍之纲纪,旨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
作者
贾亚玲
罗俊刚
冯泳
机构地区
贵阳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0期36-3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关键词
方剂配伍
反成配伍
纲纪
探要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1
张艳春,樊巧玲.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减毒的理论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08,14(9):13-15.
被引量:7
2
房立敏.
论相反相成法[J]
.新中医,2008,40(6):1-2.
被引量:5
3
阎姝.
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J]
.天津药学,2011,23(5):37-39.
被引量:7
4
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J].中医杂志,1988(2):63-65.
5
魏道祥.
方剂寒热配伍之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50-52.
被引量:5
6
王烨燃,王萍,王凯旋.
浅谈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对组方配伍的指导作用[J]
.中医杂志,2012,53(18):1611-1612.
被引量:4
7
文颖娟,潘桂娟.
气机升降运动在复方配伍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3):132-133.
被引量:6
8
杨方尧.
《傅青主女科》方剂配伍理论与升降相因学说[J]
.中医杂志,1998,39(9):521-522.
被引量:4
9
张泰康.《伤寒论》药物的刚柔配伍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1983(2):5-6.
10
杨林森,万晓春,冯泳.
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十合度”[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4-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何赛萍.
论去性取用配伍方法及临床意义[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14-15.
被引量:9
2
张西俭.
相反相成配伍的概念、适用条件及理论地位[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8):504-506.
被引量:5
3
王喜军.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789-792.
被引量:146
4
张娜,谢鸣.
单味关木通和龙胆泻肝汤肾毒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7):619-622.
被引量:12
5
任春荣.缪希雍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0,27.
6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851.
7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82.
8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9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0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73.
共引文献
80
1
林家省,毕建璐,欧阳建军.
中医特色治法浅析[J]
.中医药导报,2007,13(12):5-7.
被引量:4
2
卢永红,王广民,侯桃红.
《傅青主女科》学术特色举隅[J]
.河南中医,2008,28(3):34-35.
3
施光其,尹智炜,陈国会.
加味桂芍知母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84-85.
被引量:2
4
陈金锋,党群.
釜底抽薪法在冠心病PCI术后的应用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11,31(3):193-194.
被引量:2
5
罗伯承,何宜荣,文乐兮,胡方林.
论相反相成配伍法在肺病证方剂中的运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2000-2002.
被引量:1
6
王磊,裴丽,杨云松.
近10年关于中药药性的理论性研究及其分析[J]
.中医药信息,2012,29(1):127-129.
被引量:7
7
刘永仁.
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J]
.乡镇企业科技,2000(5):13-13.
8
王均宁,张成博,杨雅西,平静.
基于成方制剂配伍的细辛减毒控毒方法探析[J]
.中成药,2012,34(10):1982-1985.
被引量:2
9
谢东霞.
临床遣药组方的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906-907.
10
沈闻文,原源,孟慧.
中药毒性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99-301.
同被引文献
71
1
唐进法,牛璐,王晓艳,张辉,张明亮,吴娅丽,陈小菲,冯科冉,贾金浩,李伟霞.
补骨脂醇提物中8种成分在正常和脂多糖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24):6763-6779.
被引量:4
2
陈菁菁,刘敏,唐德才.
升降浮沉理论在方剂临床运用中的规律探讨[J]
.中医药学报,2011,39(5):8-10.
被引量:4
3
王玉保.
张仲景相反相成配伍用药浅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84-485.
被引量:2
4
张西俭.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40-242.
被引量:7
5
张西俭.
相反相成配伍的概念、适用条件及理论地位[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8):504-506.
被引量:5
6
高中祖.
简介方剂配伍特点之一缓中[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5):49-50.
被引量:1
7
吴昭晖,罗佳波,谭晓梅.
配伍对麻黄汤中甘草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3):209-212.
被引量:13
8
徐姗珺,陈长勋,高建平.
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研究[J]
.中成药,2006,28(4):526-530.
被引量:54
9
张梅,顿宝生.
试论《伤寒论》相反相成的配伍规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3-4.
被引量:2
10
魏道祥.
方剂寒热配伍之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50-5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王婧,卫文鑫,李星雨,陈思凯,张萌萌,李瑶,董泰玮,高峰,李敏,奚苗苗,谢允东,卫培峰.
基于AMPK/GSK-3β/Nrf2信号通路探讨补骨脂相反相成配伍减毒机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5):665-675.
被引量:2
2
何丹丹,黄国维,何海秋,罗良涛.
基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相反相成配伍规律的思考[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3):10-15.
3
余静寅,白扬,任素剑,丘志良,万娟,吴亚姗,杨力强.
方剂配伍减毒的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58-16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弈涵,朱姝,李俊圻,宋晓彤,张静.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究[J]
.中药材,2021,44(8):2018-2021.
被引量:7
2
侯青雯,王旭.
鼻渊现代中医用药规律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96):9-11.
3
彭德明.
中药配伍方法应用于雷公藤减毒研究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20,18(7):20-22.
被引量:6
4
宋亚刚,崔琳琳,李艳,项丽玲,苗明三.
中药“减毒药对”研究方法探讨及思考[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0):76-80.
被引量:3
5
吴亚姗,万娟,杨力强.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概况[J]
.西部中医药,2022,35(7):126-129.
被引量:2
6
游雪娟,李丽青,冯珂,纪立金.
方剂有毒药物配伍“增效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24,19(1):105-108.
7
郑肖庆,丁樱,徐闪闪,郭婷.
雷公藤血液毒性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4):175-179.
被引量:1
8
王晓艳,陈小菲,张辉,张明亮,吴娅丽,杨柳青,唐进法,李伟霞.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2024,21(5):594-600.
9
罗华,王聪,林丽,倪嘉纳.
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吉林中医药,2024,44(8):974-978.
1
张玉龙,许君.
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炎探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75-76.
被引量:4
2
张西俭.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40-242.
被引量:7
3
杨林森,万晓春,冯泳.
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十合度”[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4-5.
被引量:3
4
莫文先.
谈《伤寒论》中相反相成配伍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1998,9(6):483-483.
被引量:1
5
董正华.
从经方谈方剂的相反相成配伍法[J]
.现代中医药,1996,20(3):10-12.
被引量:5
6
谷建云,王新志.
浅谈寒热并举在中医方剂配伍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625-626.
被引量:1
7
光流.
滋养阴气,抓住金秋[J]
.家庭中医药,2016,0(10):53-53.
8
谢一辉,许军.
活血止痛散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8(S1):14-15.
9
杨丽.
论仲景经方之“动静结合”[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389-390.
10
张重寿.
葛根双向调节作用探讨[J]
.陕西中医,1997,18(1):41-4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