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合金成分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起源于阿尔泰山,后来在欧亚草原广泛传播。该文化的典型器——倒钩铜矛,近年在中国境内不断被发现。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SergeiKiselev)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发现一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1]。
作者
刘瑞
高江涛
孔德铭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85,共9页
Cultural Relic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80002)资助
关键词
中国境内
陕西历史博物馆
成分
合金
铜
文化起源
阿尔泰山
欧亚草原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6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1
林梅村.《欧亚草原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古代遗址与馆藏文物精品》(下册),文物出版社,2014年.
2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徐家桥郭家庄商代墓葬--2004~2008年殷墟考古报告》,第130-135页、彩版五二:4,科学出版社,2011年.
3
刘翔.
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J]
.文物,2015(10):64-69.
被引量:10
4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
古代砷铜研究综述[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12(2):43-50.
被引量:34
5
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J]
.文物,2015(10):49-63.
被引量:27
6
高江涛,何努.
陶寺遗址出土铜器初探[J]
.南方文物,2014(1):91-95.
被引量:17
7
金正耀.
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J]
.文物,2000(1):56-64.
被引量:57
8
李秀辉,韩汝玢.
朱开沟遗址早商铜器的成分及金相分析[J]
.文物,1996(8):84-93.
被引量:7
9
梁宏刚,李延祥,孙淑云,佟伟华.
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块研究[J]
.有色金属,2005,57(4):127-13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郑振香,陈志达.
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J]
.考古学报,1977(2):57-98.
被引量:51
2
C.B.吉谢列夫,阮西湖.
C.B.吉谢列夫通讯院士在北京所作的学术报告[J]
.考古,1960(2):45-53.
被引量:11
3
张岱海.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J]
.考古,1984(12):1069-1071.
被引量:45
4
李先登.
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铜器残片及其它[J]
.文物,1984(11):73-75.
被引量:17
5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
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83(6):531-536.
被引量:81
6
李秀辉,韩汝玢.
朱开沟遗址早商铜器的成分及金相分析[J]
.文物,1996(8):84-93.
被引量:7
7
安金槐.
试论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J]
.中原文物,1989(1):20-24.
被引量:11
8
赵匡华,阮慎康,骆萌.
我国金丹术中砷白铜的源流与验证[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1):24-31.
被引量:11
9
王奎克,朱晟,郑同,袁书玉.
砷的历史在中国[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1(2):115-126.
被引量:18
10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
古代砷铜研究综述[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12(2):43-50.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34
1
李川.
象物之学:中华文艺观念的政教源始[J]
.中国美学研究,2021(2):218-240.
2
宗立成,王娜娜.
身份、意识与观念——西周造物设计文化嬗变的动因探究[J]
.西部考古,2022(2):144-152.
3
王娜娜,宗立成.
商周造物设计艺术的发展模式研究[J]
.西部考古,2021(2):86-92.
4
葛韵.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研究综述[J]
.三代考古,2018,0(1):419-433.
5
李明华,连吉林,格日乐图,王瑞梅.
赤峰市宁城县小塘山遗址出土金属器研究[J]
.草原文物,2022(2):90-97.
6
刘亭亭.
海南出土青铜器初探[J]
.东方博物,2023(1):1-13.
7
王建平,王志强,胥谞.
关于中国早期冶铜术起源的探讨[J]
.中原文化研究,2014,2(2):41-49.
被引量:6
8
李延祥,许倩,王立新.
吉林白城双塔墓地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0(2):48-57.
被引量:2
9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
古代砷铜研究综述[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12(2):43-50.
被引量:34
10
孙淑云,潜伟,王辉.
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的研究[J]
.文物,2003(8):86-96.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64
1
林沄.
丝路开通以前新疆的交通路线[J]
.草原文物,2011(1):55-64.
被引量:13
2
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
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8(5):1-14.
被引量:99
3
沈融.
商与西周青铜矛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47-464.
被引量:7
4
李健民.
西周时期的青铜矛[J]
.考古,1997(3):70-76.
被引量:4
5
杨益民.
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J]
.考古,1985(11):977-979.
被引量:7
6
吴汝祥.
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J]
.考古学报,1963(1):17-44.
被引量:31
7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9(7):1-24.
被引量:133
8
The Anyang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9(1):27-157.
被引量:318
9
张增祺,王大道.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5(2):97-156.
被引量:150
10
郑振香,陈志达.
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J]
.考古学报,1977(2):57-98.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10
1
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J]
.文物,2015(10):49-63.
被引量:27
2
刘翔.
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J]
.文物,2015(10):64-69.
被引量:10
3
胡保华.
试论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的年代、性质与相关问题[J]
.江汉考古,2015(6):55-68.
被引量:8
4
陈建立.
蓬勃发展的冶金考古研究[J]
.南方文物,2016(1):78-83.
被引量:3
5
刘翔,刘瑞.
辽宁朝阳县文管所藏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调查及相关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6(2):102-107.
被引量:2
6
刘霞,胡保华.
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三件倒钩阔叶铜矛[J]
.江汉考古,2016(3):123-126.
被引量:1
7
陈亚军.
齐家文化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铜器与早期文化交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4):76-81.
被引量:2
8
吕清琦.
西汉及以前铜矛的骹部形态与制作装配浅议[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2):26-33.
被引量:1
9
古慧莹.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简介及相关研究[J]
.文物世界,2020(4):13-16.
10
王璐.
黄河流域早期铜器演进初探[J]
.中原文物,2022(1):106-1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葛韵.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研究综述[J]
.三代考古,2018,0(1):419-433.
2
任笑羽.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研究现状与展望[J]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22(1):87-90.
3
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J]
.文物,2015(10):49-63.
被引量:27
4
刘翔.
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J]
.文物,2015(10):64-69.
被引量:10
5
刘瑞,高江涛,孔德铭.
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合金成分[J]
.文物,2015(10):77-85.
被引量:10
6
高江涛.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J]
.南方文物,2015,0(4):160-168.
被引量:14
7
胡保华.
试论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的年代、性质与相关问题[J]
.江汉考古,2015(6):55-68.
被引量:8
8
黄珊.
八千里路云和月——北京大学丝绸之路考古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1):149-156.
被引量:1
9
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J]
.考古与文物,2016(2):94-101.
被引量:4
10
刘翔,刘瑞.
辽宁朝阳县文管所藏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调查及相关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6(2):102-107.
被引量:2
1
刘翔.
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J]
.文物,2015(10):64-69.
被引量:10
2
林梅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J]
.考古与文物,2016(2):94-101.
被引量:4
3
贺达炘.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J]
.考古与文物,2016(2):128-128.
被引量:3
4
刘霞,胡保华.
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三件倒钩阔叶铜矛[J]
.江汉考古,2016(3):123-126.
被引量:1
5
熊泰河,密英文,熊泰河.
口弦歌(傈僳族)[J]
.华夏地理,1989(6):38-40.
6
高江涛.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J]
.南方文物,2015,0(4):160-168.
被引量:14
7
张君燕.
不提旧日恩[J]
.祝你幸福,2015,0(12):1-1.
8
张君艳.
不提旧日恩[J]
.现代班组,2016,0(6):1-1.
9
洛追.
一场奇妙的约会[J]
.明日风尚,2015,0(21):102-105.
10
王跃进.
吉林柳河发现金代文物[J]
.旅游论坛,1995,14(1):5-5.
文物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