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冷战与电影情境设计--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分析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冷战思维已成为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制作的内在逻辑,深刻塑造着电影的风格和形态。从电影情境设计的角度考察此类电影,电影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事件类型,渗透着美国国家利益和冷战的议程设置;在表达形式与风格上,体现为意识形态的景观化呈现及政治话语传达的个人化修辞。
作者 陈波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金 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后基金项目《电影故事片的戏剧性生成因素探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影片Rambo III (中译名:《第一滴血3》),1988年,美国.
  • 2影片Red Heat (中译名:《红场警探》),1988年,美国.
  • 3(美)斯蒂芬.普林斯.冷战思维下的好莱坞电影.出自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M].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玆.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236.
  • 4章旭淸,《电影学“景观”概念的论争与实践价值》.
  • 5(苏)E.多宾.动作的环境与气氛[A].电影艺术译丛(第四辑)[C].电影艺术译丛编辑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 6章旭清.电影学“景观”概念的论争与实践价值[J].阅江学刊,2009,1(4):123-128. 被引量:4
  • 7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 8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1-8. 被引量:85
  • 9影片Shooter(中译名:《生死狙击》),2007年,美国.
  • 10(法)雷吉斯.迪布瓦.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 121.

二级参考文献44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