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作为名誉损害救济方式的回应权——兼评《出版管理条例》第27条第2款规定 被引量:13

The Right to Reply as Alternative Remedy to Damaged Reputation——Concurrently on Para.2 of Article 27 in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回应权是名誉损害救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该权利,被报道者有权要求报道媒体在原报道的同一版面、同样字体及篇幅免费刊登回应文章。回应权可以发挥救济名誉损害、减轻媒体诉讼压力与促进资讯多元等功能。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虽规定了该制度,但其适用规则及法律效力并不明确。在比较研究基础上,建议回应权的适用范围应当扩张至所有媒体形式,包括印刷媒体与广电媒体,并主要限于事实报道的情形。被报道者行使回应权的,应当限制媒体名誉侵权责任的范围。 The right to reply is one of remedies to damaged reputation,which allows the aggrieved party to compel the publication to make a reply to the original statement on the same layout with the same font size and length for free. The right to reply can play a multi- functional role in offering remedies to damaged reputation,mitigating the stress of media in defamation litigation and promoting diversity of public information. Although such right is formulated in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ation of P. R. C,its applicable rules and legal effects are not specific. Based on comparative research,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ight to reply should be applied to all kinds of media services including press,broadcasters and televisions,being confined to the scope of factual assertions. Besides,in exercise of the right to reply,the extent of defamation tort liability should be restricted.
作者 岳业鹏
出处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8,共11页 Northern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回应权 《出版管理条例》 名誉损害 the right to reply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ation remedies to damaged reput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针对萨尔兰邦<新闻法回应报道权>新规定提起宪法诉愿之合法性裁定》,载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第九辑),第347-363页.
  • 2日本最高法院1987年4月24日民事判决,载《民集》41卷3号,第490页.
  • 3李宰镇.《韩国名誉侵权法中的新闻自由和回应权》,温良苑译,载张民安主编.《名誉侵权责任的法律救济》,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0页.
  • 4张永明.《欧洲媒体法回复权之研究》,载《高大法学论丛》第6卷第1期,2010年9月.
  • 5邵允钟.《强制平面媒体道歉,撤回(更正)报道与来函照登的合宪性检讨》,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67期,2006年7月.
  • 6岳业鹏.《媒体诽谤侵权责任研究》,载中国知网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9-183页.
  • 7陈力丹.更正与答辩——一个被忽视的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J].国际新闻界,2003,25(5):32-37. 被引量:19
  • 8汪嘉琪.《接近使用媒体的权利》,载《法令月刊》2006年第6期.
  • 9徐迅.《热线直播节目引发官司两难之下的法律思索》,资料来源于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law/360434.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6月5日.
  • 10王占明.《论作为人格权救济权之媒体回应权》,载《私法研究》(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19页.

二级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5页.
  • 2宋小卫.《媒介消费保障研究报告》第二部分[J].课题鉴定稿,2003,:10-10.
  •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7年修订)[J].《新闻出版报》,1997,.
  • 4.《报纸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编》[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229—230页.
  • 5.《列宁全集》第二版46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37页.
  • 6.《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续编》[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55—56页、96—97页、179—180页、193—194页、201页.
  • 7.《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1年.第7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译文有改动》[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11页.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88

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