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参考文献4
-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原著,戢守志等翻译.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
2易红郡.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基本经验[J].学科教育,2001(3):45-45. 被引量:18
-
3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2-183.
-
4邬焕庆.对比发达国家,差距依然不小[N].浙江日报,2001-10-24.
共引文献19
-
1郭彦伟,孟松青.基于探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3):119-121. 被引量:1
-
2程晋宽.论美国道德教育的传统及其面临的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6):26-31. 被引量:6
-
3王海顺,王海燕.中美两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196-197. 被引量:1
-
4郭秀丽.急性尿潴留的紧急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8):39-39.
-
5杨秀富.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2):106-108. 被引量:1
-
6朱婷.普通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135-137. 被引量:1
-
7李文英,吴松山.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经验[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5):60-63. 被引量:3
-
8沈娜.中、日、美三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22(7):9-11. 被引量:5
-
9梁彦红.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22):136-139. 被引量:4
-
10李央,李知晓.浅析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教师,2011(14):84-85.
同被引文献53
-
1陆建身.生物学教师专业提高的课程和内容[J].生物学教学,2004,29(11):24-25. 被引量:2
-
2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139. 被引量:51
-
3张红霞,郁波.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4,25(11):68-73. 被引量:62
-
4唐湘桃.中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比较——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J].基础教育研究,2005(1):44-45. 被引量:3
-
5赵文超,郝京华,陈卫春.国外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策略[J].上海教育,2005(04B):40-41. 被引量:2
-
6樊琪,赵骏.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与评价[J].科学课(小学版),2002(9):18-20. 被引量:11
-
7代建军,谢利民.中美科学教育目标的比较研究——基于《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和我国《2049行动计划》的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17-21. 被引量:17
-
8李国华.对集体备课的理性审视与深层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2005(9):53-55. 被引量:16
-
9何善亮.美国科学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2):82-86. 被引量:11
-
10韩志安.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3):68-6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9
-
1刘光琼.试论美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106-109.
-
2李玲.中学生物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71-76.
-
3郝琦蕾,丁昕.中美小学科学教育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5):159-160. 被引量:5
-
4汤大莎,朱可鑫.小学科学课程与科技馆有效融合的原则、方式和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1):31-33. 被引量:6
-
5万晓萌.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9):112-113.
-
6王娅娟,王庆东,姜永光.浅谈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17(5):6-8.
-
7刘通,姜雪青,王晶莹,马勇军,杨进中.中美科学教师职业信念与教学实践的对比研究——基于PISA 2015科学教师问卷的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24):58-63.
-
8唐和祥,沈苗根.蓄势待发——小学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报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3,23(12):83-85.
-
9张奇,滕国鹏,郑琳娜,王彦静.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66-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吴建宇.从科普教育重要性角度谈科普期刊的创新及管理[J].新闻传播,2020(4):36-37. 被引量:1
-
2许弟余,许国梁.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2):77-80. 被引量:1
-
3王学男,叶宝生.中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几点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5):81-82.
-
4郑敏,张平柯,尹笃林,谭昭容.湖南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125-128.
-
5焦锐,王英.三思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及改变之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2):88-91. 被引量:2
-
6蔡志东,束永祥.科学教育“五结合”模式初探[J].镇江高专学报,2014,27(3):90-93.
-
7首新,胡卫平,刘念,郑洁.我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状况与变迁的元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7,4(5):16-25. 被引量:3
-
8张俊,杨花威,张馨尹,翟红村.基于科普场馆资源的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探讨[J].才智,2016,0(27):21-21. 被引量:1
-
9卢鑫.以科普宣传教育为主的科技馆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解析[J].才智,2017,0(34):24-25.
-
10苗盈.浅谈科技馆科学课的设计要点——以江苏省科学技术馆《苗苗课堂》为例[J].科学与信息化,2019,0(24):131-131.
-
1杨明全,张云晓.美国中学技术教育改革的历程、现状与启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20):39-41.
-
2康琪.将科学本质教育落实到科学课堂实践中——基于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科学本质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6(24):52-55. 被引量:10
-
3刘玉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1):172-172. 被引量:1
-
4阮红,郭洪涛.谈苏教版初高中化学的顺利衔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14-15.
-
5乔龙庆.美国教育改革的走向[J].教师博览(上旬刊),1994,0(6):14-14.
-
6曾雅稚.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4):89-89.
-
7霍瑞次.香港的教育改革与优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4(3):22-24.
-
8向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1):92-92.
-
9郑荣双,李忠励,石梦良.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理念及启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6-19. 被引量:3
-
10陈智,汤进,张洛维.浅谈科学教育改革——鉴于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J].求知导刊,2016(33):15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