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常态下四川省“一村一品”模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大背景下,"一村一品"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户致富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动适应新常态,本文在分析了"一村一品"基本情况后,认为"一村一品"发展是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存量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业风险管理水平低以及农户融资依旧困难等问题成为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作者
詹利娟
孙秀兰
王鹤
机构地区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市场》
2015年第42期217-218,共2页
China Market
关键词
“一村一品”
风险规避
现代农业化
新常态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张忠潮,任格格.
“一村一品”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施风险[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389-392.
被引量:8
2
黄宏伟,江卉,李信宇.
发展“一村一品”以促进新农村建设[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297-298.
被引量:6
3
卢向虎,秦富.
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
.世界农业,2007(10):16-19.
被引量:41
4
杨小亮,高志科,杨文元.
日本农业“一村一品”及产业化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启示[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18-320.
被引量:8
5
王宁.
吉林省合心镇“一村一品”建设模式探讨[J]
.中国市场,2011(31):101-104.
被引量:3
6
向延平.
我国“一村一品”地理分布与数量特征分析:兼论区域内生发展[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51-53.
被引量:27
7
刘丽伟,高中理.
低碳经济背景下日本创意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机理分析[J]
.世界农业,2013(10):135-140.
被引量:4
8
黄晓江,薛春茂,郭平福.
运城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践成效与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88-388.
被引量:5
9
秦富,钟钰,张敏,王茜.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0(8):4-8.
被引量:50
二级参考文献
62
1
杜青林.
发展“一村一品” 促进强村富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农村经营管理,2006(7):4-8.
被引量:20
2
吴新雄.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
.农村经营管理,2006(7):9-13.
被引量:8
3
中共湖南省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
实施“一村一品”主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农村经营管理,2006(7):21-22.
被引量:1
4
秦宣.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J]
.北京社会科学,2006(S1):16-22.
被引量:8
5
潘建中.
“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J]
.唯实,2006(5):31-33.
被引量:4
6
袁亚宏,高振鹏,史亚歌.
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95-98.
被引量:63
7
蔡芸茜.
运用“一村一品”经济建设吉林“新农村”[J]
.消费导刊,2008,0(22):234-235.
被引量:1
8
陈彦翀,任大鹏.
“和谐社会”理念对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的启示[J]
.生态经济,2006,22(2):28-31.
被引量:2
9
李清泽.
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发展情况[J]
.世界农业,2006(3):35-36.
被引量:16
10
王杜春.
黑龙江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
.商业研究,2006(13):141-14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18
1
张楠,乔家君,肖杰,刘洋,姬晓雅,王志鹏.
区位熵视角下乡村产业发展时空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专业村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6):645-656.
2
刘齐,乔家君,夏兴,王志鹏.
河南省不同类型专业村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5):525-536.
3
乔家君,刘洋,朱乾坤,肖杰.
基于文本分析的河南省专业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5):505-517.
被引量:1
4
刘丽伟,高中理.
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优化之语境及路径分析[J]
.世界农业,2014(12):21-28.
被引量:4
5
杨铮.
吉林省特色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分析[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1):40-43.
被引量:6
6
黄映晖,史亚军,李立伟,唐衡.
北京郊区“一村一品”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90-494.
被引量:10
7
孔朋.
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全国商情,2008(B04):117-118.
8
王芳,胡永盛,李军.
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经验及启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8-41.
被引量:7
9
周峥.
湘西自治州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76-76.
被引量:1
10
查方能.
我国城乡税制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2907-2910.
同被引文献
3
1
柏文军,李婷婷.
大型都市郊区蔬菜产业发展思路[J]
.长江蔬菜,2008(8):1-3.
被引量:5
2
黄晓江,薛春茂,郭平福.
运城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践成效与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88-388.
被引量:5
3
孙娟,李艳军.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概况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2):5575-557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李其勇,李星月,符慧娟,夏武奇,李永洪,张鸿.
木里县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乔瓦镇簸箕箩村蔬菜产业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22):235-2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向运佳,李洪浩,李其勇,杨晓蓉.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扶贫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J]
.四川农业科技,2020(9):62-63.
2
任晓昡.
地方特色产业的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研究——以普洱茶为例[J]
.山西农经,2022(17):171-173.
被引量:3
1
董军.
浅析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J]
.甘肃科技纵横,2014,43(2):95-96.
2
王宾.
新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研究[J]
.特区经济,2012(5):170-172.
被引量:1
3
焦丽艳,胡雨村.
江西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一村一品”模式的定位与措施[J]
.现代农业,2007(1):46-47.
被引量:10
4
虞蛟.
借扶贫开发契机 创“一村一品”模式[J]
.理论与当代,2006,0(11):27-28.
5
白玲.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
.西藏科技,2016(3):5-6.
6
李忠香.
借鉴一村一品模式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8):26-27.
被引量:2
7
杨学芬,白建波.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1S):188-188.
8
杨学芬,白建波.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10):283-283.
9
刘晓莉,马丁丑.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
.科技风,2013(3):258-258.
10
沈农夫.
中国汽车进军国际的烦恼与优势[J]
.远东经济画报,2006(1):80-81.
中国市场
2015年 第4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