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接受美学维度探讨“粉丝电影”现象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商品、媒介、语言和文化,归根到底是为受众服务的。电影的选题、故事架构、主题思想、人物设置以及所构筑起的光影世界都应满足观众的视觉审美需求与心理期待。而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将接受美学思想发挥到极端的"粉丝电影"现象。从2011年的《孤岛惊魂》起,到《小时代》系列电影、《后会无期》《栀子花开》《左耳》等就是其代表作。"粉丝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样式,是商业片中的一种极致产品,是专门针对非常精准的目标观众群量身定做的电影,一般制作成本较低,将逐利发挥到最大限度。具体来说,"粉丝电影"还可进一步细分:第一种粉丝电影就是"粉丝+明星+电影"的追星电影;第二种粉丝电影即综艺节目衍生电影;第三种则是"粉丝"们怀着崇拜、敬仰等心理元素去制作的电影;第四种则是粉丝筹资拍摄的电影。从接受美学的调度来说,那些乏善可陈、毫无营养可言的"粉丝电影"之所以能在票房上获得成功,其原因有三:1.名人偶像的"询唤"与受众的"归顺";2."粉丝电影"文本与期待视野的融合;3.对电影情节、画面、人物性格、心理表现以及对话的留白。当然"粉丝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商业类型,若想要在每一个时代都能持续发展并取得成功,根本前提还在于要更加尊重电影制作规律,尊重电影语言和电影的艺术特点,保证电影的质量,才是其生存之道。
作者 李简瑷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9期96-101,共6页 Aesthetic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YJC760036)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WLWH15-19)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