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化与世界化:战时历史教育的两种趋向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历史教育如何为救亡图存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朝野关注的重点。战时历史教育逐渐演变为民族主义历史教育,其内容之民族化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讲述中华民族的光荣史迹、讲述中国各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大幅度增加近百年国耻史的篇幅、褒扬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先烈及英雄人物、从地理环境讲述中国历史变迁,成为战时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实施民族主义历史教育的目标导向,而依据新课标编撰审定的战时历史教科书同样突出了其宣扬民族主义之功能,这些都使民族主义的历史教育得以普遍推行。民族主义历史教育成为主潮之后,历史教育的世界化趋向并未中绝,新历史课标及相关教科书不仅仍然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念与国际眼光,至抗战后期,为了矫正狭隘民族主义的偏向,历史教育之世界化趋向还逐渐得到强化。
作者 左玉河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62,共16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0

  • 1马宗荣:《战时教育的目标与设施》,《教育杂志》第28卷第2期,1938年,第10页.
  • 2黎东方:《历史地理之教与学》,《教与学》第5卷第11期,1940年,第2页.
  • 3郑鹤声:《选择历史教材之目标》,《教与学》第4卷第5期,1939年,第18页.
  • 4郑鹤声:《选择历史教材之目标》《续),《教与学》第4卷第6期,1939年,第15页.
  • 5刘守曾:《本国历史教学上的几个基本问题》,《新湖北教育》第1卷第2期,1940年,第68-70页.
  • 6李季谷:《新历史教育论》,《教与学》第5卷第11期,1940年,第9-13页.
  • 7《青年训练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1),第152-153页.
  • 8陈立夫:《自信力和责任心》,《教育通讯》第1卷第3期,1938年,第2-3页.
  • 9何成刚.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围绕历史教育展开的一场争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17-21. 被引量:6
  • 10蒋中正:《革命的教育》,《教育通讯》第1卷第37期,1938年,第20页.

二级参考文献129

共引文献36

同被引文献21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