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伦理世界到新教伦理——论黑格尔的“苦恼意识”概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黑格尔把苦恼意识界定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产生分裂时的意识形态。这种分裂经常导致宗教精神的产生。在罗马基督教中,个人自由的觉醒冲击了古希腊的伦理社会。此时个人的自由是抽象的,它采取一种宗教性的、沉思的态度。在现代语境下,个人自由得到了比中世纪更具体的规定,即自由被界定为法权。它采取一种世俗化的欲望和劳动的态度,其典型代表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论的新教伦理。而苦恼意识和新教伦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当伦理的共同体面临分裂、宗教的作用面临衰落时,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秩序该如何建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派则试图走一条更为"现代"的道路:在现代法权理论与经济学的背景下重建道德秩序。
作者 刘心舟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11期75-80,共6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尊严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ZX07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让·华尔:《黑格尔哲学中的苦恼意识》载于Hegel and\sContemporary Continental Philosophy,Ed by Dennis King Keena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2004 p18.
  • 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231、140、145、146、78、37-38、148、260-261页,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3[加]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第246页,徐文瑞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3、3页,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 5《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第31、18、29页,贺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 6[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第3-37页,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 7[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59、59、36页,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7年版.
  • 8[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 9[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