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面对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在亚太地区频频引起争端等的压力下,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筹建这一银行不仅可以使亚洲各国更好发展应对后金融时代的压力,也是中国与美、日在亚太地区外交抗衡的方式之一。
作者
陈格格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10期62-63,共2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挑战
应对之策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梁颖.
领域拓展与高地占领: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1):1-6.
被引量:5
2
刘兴宏.
亚洲开发银行成立的核心动力因素分析[J]
.国际论坛,2010,12(3):61-65.
被引量:5
3
沈家文.
论后危机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J]
.学术交流,2011(7):77-80.
被引量:4
4
苏艳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预热[N].中华建筑报,2013-10-22(001).
5
王毅部长集体会见东盟国家高官和驻华使节的讲话[N].北京周报,2013-8-15.
6
曾培炎.
加强基础设施合作 为亚洲繁荣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J]
.全球化,2013(5):4-6.
被引量:1
7
金中夏.
中国的“马歇尔计划”——探讨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J]
.国际经济评论,2012(6):57-64.
被引量:22
8
海超.
亚洲开发银行中的美日博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42-47.
被引量:6
9
黄梅波,卢冬艳.
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及评价[J]
.国际经济合作,2012(12):17-22.
被引量:7
10
孙西辉.
论构建“中国-东盟利益共同体”的外交战略[J]
.国际关系研究,2013(1):129-14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魏玲.
东亚进程与中国外交:新格局、新均衡、新作为——从东亚峰会说开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49-60.
被引量:6
2
范九利,白暴力,潘泉.
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生产函数法估计[J]
.人文杂志,2004(4):68-74.
被引量:38
3
樊纲.
论“基础瓶颈”[J]
.财经科学,1990(5):8-12.
被引量:20
4
甘当善,张翥.
日美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与矛盾[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12):50-52.
被引量:2
5
Michael Haas. Asian Development Bank[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74,28(2).
6
Stephen D. Krasner. Power structur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nks[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81,35(2).
7
Po-Wen HUang.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diplomac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M]. New York : Vantoge Press, 1975.
8
Ming Wan. Japan and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J].Pacific Affairs, 1995-1996,68(4).
9
Takeshi Watanabe. Towards a new Asia[M]. Singapore: ADB, 1977.
10
Michael Blaker.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southeast Asia[M]. New York: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84.
共引文献
45
1
金丹.
越南“两廊一圈”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研究[J]
.中国-东盟研究,2018(2):139-154.
被引量:1
2
胡键.
“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构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44-53.
被引量:6
3
胡键.
“一带一路”实践与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2020(3):3-14.
被引量:9
4
刘兴宏.
亚洲开发银行成立的核心动力因素分析[J]
.国际论坛,2010,12(3):61-65.
被引量:5
5
刘兴宏.
亚洲开发银行各成员体之间的权力分配研究[J]
.东南学术,2013(1):113-120.
被引量:7
6
张艾妮.
中国因素对马来西亚新海洋安全观的影响[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3):86-92.
被引量:1
7
黄梅波,郑燕霞.
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对非洲的投资[J]
.国际经济合作,2013(10):58-64.
被引量:7
8
黄志勇,邝中,颜洁.
亚洲开发银行的运行分析及其对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启示[J]
.东南亚纵横,2013(11):3-11.
被引量:24
9
金中夏,李良松.
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利益关系研究——基于经济和金融角度[J]
.国际金融研究,2014(5):42-51.
被引量:4
10
国际[J]
.现代经济信息,2014(3):12-12.
1
王勇辉,马越.
中国对东盟投资风险的美国因素[J]
.东南亚纵横,2015(9):29-34.
被引量:3
2
孙久文,潘鸿桂.
“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与澳门的机遇[J]
.现代管理科学,2016,4(1):27-29.
被引量:6
3
丁工.
土耳其崛起的根源及对未来走势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1):59-70.
被引量:3
4
刘军红.
西太平洋迷雾[J]
.中国企业家,2012(19):72-74.
5
李强.
美国,别再学19世纪的英国[J]
.环球人物,2013(3):13-13.
6
阎学通.
中俄战略关系最具实质意义[J]
.党政干部参考,2013(5):31-32.
7
赵青海.
“印太”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含义[J]
.现代国际关系,2013(7):14-22.
被引量:82
8
金龙.
美国亚太再平衡——最大的烂尾工程[J]
.东北之窗,2015,0(15):30-31.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