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协同机制的思考——基于大学、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有效合作的视角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行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主,产生了工学矛盾、有效性差和缺乏合作等问题,突显了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需要转变、培训需从补偿教育转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大学、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建立教师培训伙伴合作,合力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构持续、自主和个性化学习的长效培训协同机制是应该考虑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
陈上仁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63004)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培训
协同机制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4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于伟,梁建,杨玉宝.
新课改教师培训效果调查报告[J]
.中国教育学刊,2008(10):27-29.
被引量:12
2
薛海平,陈向明.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2012,28(6):53-57.
被引量:66
3
陈霞.
教师培训学习结果的多维度解析[J]
.教育科学,2011,27(4):35-38.
被引量:12
4
陈向明,张玉荣.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36-43.
被引量:117
5
李中亮.
教师培训机构国家标准建设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4(6):93-96.
被引量:6
6
朱旭东.
论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J]
.教师教育研究,2011,23(6):1-8.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陈向明,张玉荣.
一种理解话语实践与认同政治的文化理论——评《实践创造实践:学习教学的批判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04-107.
被引量:2
2
王卓,杨建云.
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
.教育科学,2004,20(5):51-53.
被引量:81
3
李莉.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解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5(4):25-28.
被引量:20
4
谭春芳,石威.
论新时期教师的专业素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3-124.
被引量:2
5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l-01-06)[2011-06-09].http://www.gov.cn/gzdt/2011-01/06/content_1779454.htm.
6
陈向明、王志明.教育调查:城乡教师受训机会有明显差异[N].中国教育报,2013-01-28.
7
申继亮.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介绍[R].北京:北京教育学院,2002.5.
8
董江华等.与曹勇军老师的访谈记录[R].北京:北京大学,2013-09-05.
9
冯延平,常一民.
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0(1):76-78.
被引量:39
10
余新.
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以“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为例[J]
.教育研究,2010,31(2):77-83.
被引量:163
共引文献
274
1
姜海英,宋洋.
基于文化自觉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6):189-192.
2
林玲,张莉莉.
组织学习理论视域下乡村教师公益培训项目的困境与反思[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144-151.
被引量:1
3
罗英,徐文彬.
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个案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5):35-39.
被引量:4
4
李佳倩.
高中骨干教师的师德素养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云南省校长培训计划”中30位高中骨干教师为例[J]
.高考,2020,0(20):95-95.
被引量:1
5
曾能建.
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研究[J]
.教育评论,2010(1):75-77.
被引量:15
6
夏春秋.
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探析[J]
.成人教育,2010,30(5):48-49.
被引量:5
7
李新国.
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16-18.
被引量:3
8
李经天,李春荣.
“国培计划”: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湖北大学与湖北省成宁市成安区校区合作探索与实践[J]
.师资建设,2011,24(9):87-90.
9
张文娟.
与幼儿教师对话:贯穿培训的全过程——兼谈农村幼儿教师培训[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4):62-64.
被引量:5
10
孙岳平,贾培敏,蔡循,黄莺,杨洁,沈玉雷,余韵,王振义,陈国强.
氧化酚砷对血液肿瘤细胞系的体外效应[J]
.癌症,2000,19(1):27-3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7
1
茶世俊,梁娜,靳伟,刘胜兰.
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协同机制的理论构建——以协同学为理论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21(5):42-50.
被引量:12
2
金李胜.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转变与拓展的思考[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27-29.
被引量:3
3
阎元红,王玉英.
中国科学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历史演进[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43-45.
被引量:3
4
吴卫东.
教师培训师: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目标[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8):71-75.
被引量:36
5
陈向明,王志明.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9(4):11-19.
被引量:123
6
何霞,刘文明.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基于28所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J]
.中国高教研究,2014(3):95-100.
被引量:17
7
许春良,冷巨丰.
科学思维:小学科学教学的价值追求[J]
.江苏教育研究,2014,0(6):28-31.
被引量:4
8
马用之,伍娉娉,武丽志.
基于问题的订单式教师研修模式探析——教师进修学校的新视角[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4):26-30.
被引量:5
9
杨宏山.
创制性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基于政策学习的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3):100-107.
被引量:55
10
刘金华,秦丽楠.
新信息技术条件下区域培训者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6):19-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梁中锋,何婧,徐文华.
县级进修学校骨干培训者核心素养能力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2):43-48.
2
陈擘威,欧俊才,吴逢高.
三方协同开展四川民族地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2):38-41.
3
杨烁,武璟璐.
教师教育振兴背景下教师发展机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22,35(7):21-27.
1
张璇.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班主任协同教育机制的建立[J]
.群文天地,2012(7):237-237.
被引量:1
2
张家辉.
学生党支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5):151-152.
被引量:2
3
张新义.
浅析当前基础教育公开课存在的问题[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11):26-26.
4
顾红星.
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合作”[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7):24-25.
被引量:3
5
陶娟.
有效合作,快乐学习[J]
.文学教育(中),2014(8):155-156.
6
许珂.
高效课堂中教师该如何“放手”[J]
.学周刊(下旬),2013(1):7-7.
7
区域教研组伙伴合作协作的校长动机[J]
.上海教育科研,2011(2):69-70.
8
王莉娟.
试论当代大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J]
.文教资料,2015(1):75-76.
被引量:1
9
王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祖国(建设版),2014(5):298-299.
10
吴明富.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课外阅读(中下),2012(13):218-218.
被引量:1
教育探索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