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刘廷芳本色基督徒观

Timothy Tingfang Lew' genuine Christian Perspective under the Nationalism Ideolog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华人基督徒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教会的疑难问题。刘廷芳以自身经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揭示在民族主义思潮下基督徒的责任与义务。刘廷芳认为,作为基督徒个体,他们应"自修以止谤",承担教会责任,做有信仰的国民;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基督徒应发挥国民性,积极参加"五卅"时期的反帝爱国运动,做爱国的国民。同时,基督徒也应享受基督教教育的权利。刘廷芳对本色基督徒的认识,表明他们每个人既是基督徒,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其认识既是中国教会为自身发展而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又是在建立本色教会过程中身份认同逐渐清晰的体现。 The identities of Christians have long been a contentious issue in the Modern Era. Timothy Tingfang Lew probed the above issue from own experience,revealed the christian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nationalism ideology.Timothy Tingfang Lew believed that christian should Cultivate himself and undertake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church,then became faithful countrymen. At the sametime, the christian should take part in anti-imperialist movement,and act as patriotic countrymen. Moreover,He deemed that christian had the rights of religious' education.These of indigenous christian perspective by Timothy Tingfang Lew indicated that the christians should not only christian but also countrymen. His perspective is the result of chinese churches adapting themselves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exhibition of identify clarif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uine churches.
作者 许高勇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7,163,共8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
关键词 刘廷芳 民族主义思潮 本色基督徒 中国教会 Timothy Tingfang Lew nationalism indigenous Christian Chinese Chu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陈启天.《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359页.
  • 2刘廷芳.《基督教与中国国民性(沪案讨论一)》,载《生命》(第五卷)1925年第9期.
  • 3刘廷芳.《你们说我是谁》,载《生命》(第六卷)1925年第3期.
  • 4《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载《外交报》1907年第185期.
  • 5李楚材.《帝国主语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7页.
  • 6陈启天,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年版,第359页.
  • 7杨思信.试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学报,2012,8(1):113-121. 被引量:4
  • 8刘廷芳.《反对基督教教育运动问题的研究-基督教全体的态度》,载《生命》(第五卷)1925年第5期.
  • 9刘廷芳.《我信-我对于基督教在中国教育事业的信条》,《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1925年第1卷第1期.
  • 10段琦,著.《奋进的历程-基督教在中国的本色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3页.

二级参考文献55

  • 1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74-76. 被引量:7
  • 2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J].历史研究,2002(3):98-109. 被引量:26
  • 3朱经农.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答复陈启天君[J].中华教育界,1925,14(11).
  • 4陈启天.与朱经农君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5,14(11).
  • 5TSO.教会教育盛行的原因[J].前锋,1923,(2).
  • 6何汝璧,伊承哲.西方政治思想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 7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147.
  • 8古樑.对于曾友豪君《再论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回声[N].醒狮周报(第29号),1925-04-25.
  • 9陈启天.我们主张收回教育权的理由和办法.中华教育界,1925,.
  • 10古樑.各国宪法中规定国家教育权与教育政策之研究.中华教育界,1925,.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