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一批被冠以"中间代"之名的中文虚构作品粉墨登场,涌入公众视野。理解这一文学事件需考虑诸多问题:首先,在先验层面,它的出现不完全是文化营销的产物,它其实体现了一种在体制和市场的狭缝之间建构群体身份认同的进路;其次,在文学实践的经验层面,上述身份建构的策略主要体现为对崇高和媚俗的双重拒绝;最后,从理论角度评判,"中间代"文学与本雅明所说的"现代寓言"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拒绝绝对的崇高和媚俗,既植根于现实,又溢出现实之外。不过,由于乌托邦向度的缺席,"中间代"文学极易陷入犬儒。它很难攀越卡夫卡式寓言的高度,并实现有效的文学突围。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6,共10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