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持续创新能力背景下人才特区创新政策供给研究——以温州龙湾(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力资本是推进科学技术从知识中心向产业腹地扩散的必要条件,从而直接影响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本文通过分析人才特区创新政策供给发挥人力资本在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区域产业创新和结构转变能力。
作者
朱明锡
于海燕
机构地区
温州市龙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州大学
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基金
浙江省人事厅课题"人才特区"建设与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研究"(编号R2014R042)研究成果
关键词
政策
持续创新
人才特区
分类号
F279.24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苗月霞.
我国地方政府“人才特区”建设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2(10):34-37.
被引量:17
2
罗振洲.我国人才特区发展状况研究[J].第一资源,2012,(4):28-38.
3
杜晓利.
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J]
.上海教育科研,2013(10):1-1.
被引量:46
4
王丽娜.
变迁路径·演进机制·体系框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才政策的历史演进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82.
被引量:7
5
宁甜甜,张再生.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人才政策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4(4):82-86.
被引量:10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李晓园,吉宏,舒晓村.
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7):83-85.
被引量:38
2
刘国新,冯淑华,赵光辉.
中部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5,21(2):47-48.
被引量:10
3
陈建红,麻晓莉,陈炯.
人才资源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
.浙江统计,2005(10):6-8.
被引量:2
4
蒋南平,黄方正.
四川省人才政策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3(6):30-31.
被引量:5
5
赵筱媛,苏竣.
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7,25(1):52-56.
被引量:368
6
江苏将全力打造“人才特区”,建立一流人才集散港[N].今日商报,2005-01-12.
7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成效显著[J].第一资源,2012(1).
8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一周年情况评估报告[R].2011(11).
9
尹蔚民.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问题.第一资源,2012(1).
10
Roy Rothwell, Walter Zegveld.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pp83- 104.
共引文献
165
1
杨海珍,程相娟,李妍,王俏,向悦.
系统性金融风险关键成因及其演化机理分析——基于文献挖掘法[J]
.管理评论,2020,0(2):18-28.
被引量:19
2
李文静.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十三五”国家人才政策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19,0(14):104-105.
3
于向明,王小平.
大学科研组织多模式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5):47-52.
4
李玉明,梁秀香.
文献计量视角下我国“课堂观察”研究特点分析[J]
.江苏教育研究,2014,0(6):53-57.
5
彭庚.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路径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50-54.
被引量:3
6
李玉明.
延边州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分析与讨论[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8(4):42-46.
被引量:1
7
杨巧燕.
兰州市“人才特区”建设的对策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2015(5):135-137.
被引量:1
8
张晓君,赵君.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J]
.行政与法,2015(7):41-47.
9
张豪,张向前.
我国“十三五”期间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5,28(4):76-80.
被引量:8
10
佟林杰,孟卫东.
京津冀区域人才特区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经济与管理,2015,29(5):15-1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6
1
罗思平,于永达.
技术转移、“海归”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2,28(11):124-132.
被引量:187
2
王斌,谭清美.
要素投入能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吗?[J]
.科学学研究,2015,33(6):850-858.
被引量:26
3
陈一鸣,杜德斌,张建伟.
区域创新环境与上海研发产业因果关联机制研究[J]
.软科学,2011,25(8):124-125.
被引量:3
4
朱敏,高越.
智力外流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0):147-154.
被引量:7
5
陈凯华,余江,高霞.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规模增长关联诊断——兼论产业创新系统规模因子的构建与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12):38-52.
被引量:11
6
丁西省.
我国政府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格兰杰因果模型的实证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12(5):135-137.
被引量:7
7
许家云,张玉,吴石磊.
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33(6):120-129.
被引量:5
8
王丰龙,刘云刚.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J]
.地理学报,2013,68(12):1595-1606.
被引量:56
9
李培楠,赵兰香,万劲波.
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4,32(4):604-612.
被引量:165
10
杜鹤丽,李海萍.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与差异分析——基于DEA方法[J]
.经济研究参考,2015(57):83-9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林晓峰.
中国智力回流与产业创新发展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J]
.智能城市,2018,4(16):56-57.
1
沈建新.
我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12):88-93.
被引量:1
2
沈建新.
福建省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J]
.东南学术,2012(6):134-142.
被引量:1
3
莫琦,汪敏.
基于模糊物元的区域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33-36.
被引量:3
4
王庆金,周雪,王阳.
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博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4):1-3.
被引量:8
5
曾旗,刘明明,徐君.
提高中原城市群高新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07(2):178-179.
被引量:1
6
金南顺,崔姝昆,赵颖惠.
农民工培训有效供给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36-40.
被引量:4
7
李曼音,侯妍妍.
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以河北省为分析对象[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1):118-119.
被引量:3
8
王坤.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5(2):34-37.
被引量:10
9
徐晶.
解决小城镇发展资金的政策供给[J]
.商业研究,2005(11):53-55.
被引量:1
10
周彩红,李廉水.
政策供给与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2):136-140.
被引量:10
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