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果报与救赎:佛教入冥故事及其演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佛教影响下的入冥故事,有着明显的宗教寓言性质。随着传播的日益广泛和佛教不断中国化,此类故事的内涵与重心,也处在一个逐渐由早期侧重展示地狱惩诫到后期侧重救赎与超度的演化过程中。本文结合传世记载与敦煌文献,讨论了佛教入冥故事的内涵及其演化。
作者
王晶波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7,共8页
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文献与佛教地狱信仰的中国化研究"(15BZS007)
关键词
佛教
地狱
果报
救赎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王晶波,钱光胜.
中国古代“死而复生”故事的类型与演变[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190-194.
被引量:7
2
唐·僧详,撰.《法华传记》卷8.《大正藏》,第51册,第83页.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卞孝萱.
《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J]
.敦煌学辑刊,2000(2):1-15.
被引量:26
2
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5(9):1-7.
被引量:94
3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4(7):39-48.
被引量:148
4
李学勤.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J]
.文物,1990(4):43-47.
被引量:79
5
何双全.
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J]
.文物,1989(2):23-31.
被引量:108
6
王晶波.
敦煌文学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内涵[J]
.甘肃社会科学,2009(2):95-9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
1
王晶波.
从“死而复生”到“起死回生”——论巫术与道教影响下的死而复生故事[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1):103-110.
被引量:1
2
陈昱希.
《聊斋志异》“因情复生”现象研究[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96-101.
被引量:1
3
丁鼎.
音乐文本深层意义的符号学方阵解读——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38(3):78-84.
被引量:2
4
游自勇.
“弃常为妖”:中古正史《五行志》的灾异书写[J]
.历史研究,2022(2):55-77.
被引量:7
5
游自勇.
“弃常为妖”:中古正史《五行志》的灾异书写[J]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2(6):38-50.
6
杨佳,雷勇.
明清神魔小说药物叙事探析——以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例[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4):29-36.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月清.
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60-67.
被引量:21
2
朱芳圃.
西王母考[J]
.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6(0):65-73.
被引量:10
3
葛兆光.
死后世界——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的一个共同主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38-44.
被引量:12
4
徐文明.
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的根本分际[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9-93.
被引量:2
5
叶舒宪.
“鬼”的原型——兼论“鬼”与原始宗教的关系[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87-91.
被引量:11
6
李炳海.
以蓬莱之仙境 化昆仑之神乡——中国古代两大神话系统的早期融合[J]
.东岳论丛,2004,25(4):139-143.
被引量:10
7
钱光胜.
佛教地狱观念与唐代的入冥小说[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104-106.
被引量:4
8
王晶波,王晶.
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古时期的法外酷刑[J]
.敦煌学辑刊,2007(4):154-162.
被引量:5
9
侯旭东.
东晋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J]
.佛学研究,1999(0):247-255.
被引量:8
10
王守恩.
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J]
.世界宗教研究,2009(4):72-8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5
1
崔立国.
中国典籍中的冥界观——以佛教传入中国前后为例[J]
.中国佛学,2022(1):34-50.
2
王晶波,朱国立.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J]
.敦煌学辑刊,2017(2):119-126.
3
韩红.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J]
.敦煌学辑刊,2017(4):92-99.
被引量:2
4
范英杰,姬慧.
唐宋佛教入冥故事中的排佛士大夫角色变迁[J]
.榆林学院学报,2018,28(5):35-39.
5
周鹏.
新时代视角下因果报应论的诠释和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5):120-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崔立国.
中国典籍中的冥界观——以佛教传入中国前后为例[J]
.中国佛学,2022(1):34-50.
2
李敏,胡晴.
目取真俊《眼睛深处的森林》的因果叙事[J]
.南大日本学研究,2024(1):254-265.
3
王清政,景波,高生平,李会,陈黎丽.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7):147-149.
被引量:1
4
丛榕.
蒲松龄的理想官吏——论《聊斋志异》中的阎王形象[J]
.中国民族博览,2020(12):208-210.
被引量:1
1
李丹,阮思雨.
唐太宗入冥故事在宝卷中的传承与蜕变[J]
.青年文学家,2016,0(3Z):49-49.
被引量:1
2
钱光胜.
《鲁迅全集》补注二则[J]
.鲁迅研究月刊,2010(11):68-69.
被引量:1
3
刘进林.
唯美浪漫的画卷诗情——读里快长篇小说《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J]
.草原,2007(9):90-93.
4
马丁林.
地球宣言——并为玉树的亡灵超度[J]
.诗歌月刊,2010(7):81-82.
5
大风.
叙利亚“食人”之谜[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6,0(6):87-89.
6
李祥伟.
心经[J]
.雨花,2009(11):21-23.
7
刚杰·索木东.
在北国的夜里想到大海(外一首)[J]
.诗林,2015,0(3):81-82.
8
温青.
青色书[J]
.山花(下半月),2013(8):85-86.
9
霍书增.
欲说还休[J]
.新青年(珍情),2002,0(3):15-15.
10
邢亚玲.
在西藏邂逅灵魂[J]
.城市地理,2012(9):1-1.
敦煌学辑刊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