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学术界说法不一,多以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主张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在对《新青年》的梳理和细读的基础上,就文学观和文学场而言,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以及影响力、辐射面,1918年都全方位超越了1917年,如果说1917年立足单向度上"破"的话,1918年则真正地立足于"立",已经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和具体方法,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创作方法及对文学革命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整体建构和观照;如果说1917年的文学场尚显稚嫩,1918年则显得成熟而丰满,无论是场域面积,还是场域影响,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作者 刘东方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187,共7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范伯群.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4):10-18. 被引量:19
  •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8页.
  •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 4刘东方.《老残游记》与胡适的审美启蒙理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1):23-33. 被引量:4
  • 5夏晓虹.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学因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504-508. 被引量:8
  • 6胡适.《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 7周作人.《人的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95页.
  • 8傅斯年:《文学革新申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15页.
  • 9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123页.
  • 10皮埃尔.布厄迪:《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二级参考文献155

共引文献2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