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要以积极取向为课程内容的立足点、体验式为教学核心,通过网络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学模式。
作者
宗敏
机构地区
外交学院
出处
《北京教育(德育)》
2012年第4期59-61,共3页
Beijing Education
基金
2011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体验式
网络化和积极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BJSZ2011ZC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
教学模式探索
体验式
网络互动
问题行为
课堂教学
自我接纳
自我价值
应对模式
大
分类号
B844.2-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1
曾祥龙,刘翔平,于是.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20-1026.
被引量:97
2
王怡.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10-113.
被引量:8
3
张婍,王淑娟,祝卓宏.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77-381.
被引量:148
4
吕楠.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39-140.
被引量:4
5
王淑娟,张婍,祝卓宏.
关系框架理论:接纳与承诺治疗的理论基础(述评)[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77-880.
被引量:28
6
赵文,邹爱婕.
接受与承诺疗法干预大学生抑郁的团体辅导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71-272.
被引量:2
7
赵文,周雅,刘翔平,冉俐雯.
接受与承诺疗法干预抑郁的效果追踪[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53-157.
被引量:18
8
曹静,吉阳,祝卓宏.
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测评大学生的信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1):873-877.
被引量:284
9
孙瑞权.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6):131-132.
被引量:3
10
沙淑清,王燕,李佩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成长能动环”教学—实践模式探索[J]
.北京教育(德育),2014,0(Z1):87-89.
被引量:1
<
1
2
>
引证文献
1
1
徐守森,李佳新,樊雯,张菁.
接纳承诺疗法教学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体育科研,2018,39(3):92-9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陈华亮,周玲君.
恐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
.保健文汇,2021(2):246-247.
被引量:1
2
王秀红,韩斗.
现阶段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J]
.长治学院学报,2020,37(1):65-68.
被引量:2
3
戴吉,姚瑞,戴嘉佳,夏璇.
抑郁发作大学生的系统式家庭治疗个案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2):89-94.
被引量:3
4
陈华亮,蔡亦李,张婉莉,蔡刘阳,吴杨芳,周玲君.
接纳承诺疗法在部队官兵健康维护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4):348-350.
被引量:1
5
谢晓媛.
基于ACT的焦虑躯体化干预报告[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3):39-42.
被引量:1
1
陈兰萍,郭晓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浅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2):134-136.
被引量:7
2
郑晖.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0(S1):1351-1351.
被引量:10
3
卓筱芸.
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0):185-187.
被引量:7
4
李丽珊.
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分歧探讨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模式[J]
.学园,2013(17):188-189.
5
吴玉伟.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取向[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8):280-280.
被引量:6
6
王铁石.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构想[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63.
7
胡可涛.
对“恩”“怨”问题的伦理思考[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5):20-22.
8
孙雷,姜文波.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5-256.
被引量:4
9
李虹谕.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
.才智,2010,0(20):228-228.
10
李自怀.
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41-42.
被引量:1
<
1
2
>
北京教育(德育)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束鹏程
刘振全
邢子文
郁永章
李超
屈宗长
李连生
冯全科
席光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相关主题
压缩机
电冰箱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