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课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微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的课堂。基于此,论述了微课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探讨微课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作者
石红春
机构地区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出处
《信息与电脑》
2015年第11期165-166,共2页
Information & Computer
关键词
微课
开发原则
制作思路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0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0):61-65.
被引量:4238
2
夏仲文.
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被引量:168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36-42.
被引量:2598
4
王觅,贺斌,祝智庭.
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
.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被引量:388
5
李海英.
“微课”高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价值工程,2014,33(12):282-283.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郭绍青.
正确认识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与教学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1):42-46.
被引量:16
2
古永锵.
微视频在中国的机会[J]
.互联网周刊,2006(36):11-11.
被引量:14
3
杨纯.
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
.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被引量:69
4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被引量:54
5
李秉德 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59.
6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5-47.
7
胡铁生.佛山市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8
吴岚岚.佛山"微课堂"网上受热捧[DB/OL].http://www.citygf.com/FSNews/FS_002008/201107/t20110704_1835766.html.
9
李晓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点击率破五万[DB/OL].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5/19/content_6962446.htm,2011-05-19.
10
陈昕宇.5分钟一节的“微课”你上过未[DB/OL].http://news.163.com/11/0519/05/74D4RU2U00014AED.html,2011-05-19.
共引文献
6708
1
熊静,刘勉.
微课在中职EXCEL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排序小能手(Rank函数)”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19(27):60-64.
被引量:1
2
王国庆.
利用微课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改革[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S02):85-86.
3
张冬.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的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20(16):174-174.
被引量:11
4
何淑明.
基于KSAO模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提升策略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12):168-169.
被引量:3
5
柴容倩.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中外企业家,2020,0(6):193-193.
被引量:5
6
穆炜炜,胡亮.
智慧教育视阈下的微课设计——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
.中外企业家,2019(36):150-152.
被引量:2
7
于化新,马丹,刘旭东,刘慧慧,单德红,刘文俊.
以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71-72.
被引量:4
8
杨建辉,郭婷,郭艳伟.
基于微课的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37(2):52-54.
被引量:1
9
李健,杨晓晨,门桐宇.
“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思政[J]
.中国教育学刊,2023(S02):76-78.
被引量:1
10
李汇岚.
借校本研修东风 舞交互课堂大美——以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为例[J]
.浙江教育技术,2020(4):45-49.
同被引文献
13
1
项国雄,梁蕊.
高校开放式课程支撑体系的模块建设与运行质量分析——以国家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J]
.中国远程教育,2008(5):43-51.
被引量:20
2
刘晓敏.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创新教学之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4):53-55.
被引量:14
3
熊欣欣,何钧,周晓丽,张长恒.
图书馆知识导引系统——LibGuides应用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4):92-95.
被引量:17
4
李莘,李纪.
学科服务目标的精确定位与学科服务的精准营销[J]
.图书馆学研究,2013(9):79-81.
被引量:41
5
沈洋.
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9):58-60.
被引量:18
6
罗元.
高职院校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5(9):73-75.
被引量:2
7
潘芳伟.
基于微课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1):226-226.
被引量:7
8
相方莉.
移动云环境下高职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5(24):75-77.
被引量:5
9
刘磊,郭诗云.
国内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4):71-75.
被引量:24
10
李玉珍,肖怀秋.
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西化工,2016,32(4):193-19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杨明芳,袁曦临.
基于教学资源精准整合的嵌入式学科教学服务——以“细胞衰老的机制”微课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2):55-62.
被引量:10
2
杨婧雯.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23(22):129-1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齐晶.
微课教学视角下生物学课堂知识“碎片化”反思[J]
.中学生物教学,2022(5):13-15.
2
刘华,蒋红利.
微课联合慕课在血液净化实习、规培教学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55-57.
被引量:3
3
白雪梅,郑红.
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信息教学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2020,38(8):74-78.
被引量:16
4
龚芙蓉.
从“时空翻转”到“深度学习”——信息素养翻转课堂教学深化路径探析[J]
.图书馆杂志,2020,39(11):74-78.
被引量:16
5
刘素娟.
基于仿真软件的虚拟教学实验资源整合系统设计[J]
.微型电脑应用,2021,37(8):170-172.
被引量:6
6
王雅楠.
医院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应用——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J]
.文化产业,2021(12):106-107.
被引量:1
7
刘丽娟,袁曦临,刘丹.
混合式金课“三位一体”共建管理模式研究——以东南大学图书馆教学创新服务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2022(9):29-36.
被引量:4
8
陈善敏.
PI制学科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J]
.图书馆学刊,2022,44(12):76-83.
被引量:4
9
张文德,黄佳鑫,曾彩凤.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信息资源建设课程改革体系构建[J]
.情报探索,2023(7):54-61.
10
魏积愚,赵达君,王艺洁.
超星学习通教学模式研究的热点、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23(15):78-82.
1
丁莉利,杨丞,陈明镜,李群.
浅谈病理学网络课程制作思路[J]
.卫生职业教育,2010(1):48-49.
2
曲庆红.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8):93-96.
被引量:7
3
李君峰.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思路[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60-160.
4
田敏娜.
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应用[J]
.石油教育,2008(4):31-32.
被引量:4
5
林萍,林志明,林雄光,叶榕.
CAI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及制作思路[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3,11(4):68-68.
6
陈月凤.
浅谈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设备电器控制》课程教学[J]
.科技信息,2009(18):144-144.
7
徐汉萍.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27-28.
8
苑玉洁.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09(3):44-45.
9
王红艳.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6,0(58):10-10.
被引量:1
10
田鑫.
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5):100-100.
信息与电脑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