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剂量组(A 组,米非司酮10 mg,1次/d,口服)、中剂量组(B 组,米非司酮,12.5 mg,1次/d,口服)及高剂量组(C 组,米非司酮,25 mg,1次/d,口服),各30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 三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2.52±1.12)cm3、(1.51±1.10)cm3、(1.50±1.02)cm3,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B 组和 C 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较 A 组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12、4.85,均 P <0.05);B 组和 C 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 三组治疗后 FSH、LH、E2及 P 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组和 C 组均较 A 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69、3.58、4.11、4.01、5.42、5.31、4.75、4.62,均 P <0.05)。A、B、C 三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3.33%、96.67%,B 组和 C 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 A 组(χ2=4.26、5.19,均 P <0.05),B 组和 C 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 >0.05)。A、B、C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40.00%,A、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C组(χ2=11.88、5.45,均 P <0.05),B 组和 A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 >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肯定,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 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是治疗子宫肌瘤有效且安全的剂量。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3335-333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101

共引文献341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