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扬麦13的特征特性及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述了扬麦13的特征特性,介绍了该品种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适量播种、种子处理、沟系配套、运筹肥料、化除化控、药肥混喷等栽培措施,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
季萍萍
周刚
顾娟
李琴
张卫群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作栽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38-38,51,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扬麦13
特征特性
品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王绍中,季书勤.
小麦栽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9):19-21.
被引量:25
2
李向东,王绍中,田云峰,季书勤.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08,20(12):42-4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绍中,李春喜,章练红,崔转玲.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 Ⅰ.河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地区差异[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10):3-10.
被引量:38
2
田云峰,王绍中,季书勤.
关于超级小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0):13-15.
被引量:13
3
季书勤,金先春.对小麦田间春化与穗分化时期之间关系的研讨[M]//小麦生态研究.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280-286.
4
王绍中,刘发魁,马平民,等.小麦超高产主攻穗重的研究-前N后移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M]∥小麦穗粒重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197-205.
5
王绍中,季书勤,黄冰艳,等.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M]//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59-70.
6
金先春,徐威生,张玲,等.小麦灌浆后期青枯发生机理,研究及栽培对策[M]//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461-471.
7
王绍中 阴世杰 李卫东 等.河南省土壤磷的状况和合理施用磷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4,18(4):26-29.
8
金先春,古贺义昭.河南省黄河沿岸稻麦高产高效技术研究(JICA项目)[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9
河南省农科院主编.河南小麦栽培学[M]. 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8.
10
王绍中,季书勤,张德奇,李秀民,吕平安.
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0):19-26.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41
1
杨红旗,汪秀峰,郝仰坤,孙福海.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分析[J]
.中国种业,2009(9):17-19.
被引量:3
2
魏占彬,刘兢文,赵正伟,郑永青,任国良.
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9(12):30-31.
被引量:16
3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胡传中.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166-169.
被引量:4
4
张峰,张小东.
小麦新品种汝麦0319的选育[J]
.种业导刊,2010(5):36-37.
被引量:4
5
苏建权,于新民,吴家旺,刘春祥.
大中农场西瓜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98-98.
6
朱树贵,李强,任玉国,付玲.
磷肥施用时期和数量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69-69.
被引量:1
7
孙志军,杨晓丽,张辉,张广辉.
小麦新品种石新828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96-97.
被引量:3
8
阚建鸾,周志宏.
如皋市小麦磷肥效应及其适宜用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36-36.
9
李春喜,余海波,姜丽娜,赵艳岭,邵云,张黛静.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26-30.
被引量:3
10
汤建平,段云辉.
苏麦18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4):45-4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程顺和,张勇,别同德,高德荣,张伯桥.
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38-942.
被引量:192
2
孙树贵,李艳丽,鲁敏,张军,王秀娟,武军,赵继新,杨群慧,刘淑会,陈新宏.
67份美国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087-1092.
被引量:15
3
高德荣,张晓,康建鹏,别同德,张伯桥,张晓祥,程顺和.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迟播的不利影响及育种对策[J]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2):279-283.
被引量:49
4
张晓,张伯桥,江伟,吕国锋,张晓祥,李曼,高德荣.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9):3779-3793.
被引量:17
5
陆成彬,范金平,褚正虎,彭军成,王朝顺,张伯桥,高德荣.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21的选育与应用[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6,37(2):70-73.
被引量:7
6
王慧,朱冬梅,王君婵,陈明,张晓,高德荣.
扬麦16耐迟播早熟特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2):1657-1666.
被引量:11
7
张晓,李曼,江伟,张勇,张伯桥,别同德,高德荣.
小麦品种扬麦16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138-141.
被引量:8
8
王克春,李德霞,朱训泳,杨金梅,叶如林.
小麦品种扬麦23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7(3):73-74.
被引量:7
9
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
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4):504-512.
被引量:22
10
彭佃亮.
外源ABA和GA对小麦籽粒HMW-GS含量及GMP粒度分布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9):70-7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君婵,吴旭江,胡文静,张晓,张勇,高德荣,别同德,张伯桥.
扬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J]
.江苏农业学报,2019,35(6):1271-1283.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胡文静,朱冬梅,别同德,陆成彬,高德荣.
扬麦16籽粒灌浆速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小麦15K SNP芯片法)[J]
.麦类作物学报,2020,40(8):915-920.
被引量:7
2
崔文礼,汪辉,陈瑞瑞,宋贺,郑文寅.
扬麦系列品系若干品质性状研究[J]
.种子,2021,40(3):76-79.
被引量:3
3
陈晓杰,杨科,范家霖,程仲杰,杨保安,张福彦,焦学俭,白鹤峰,王嘉欢,张建伟.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品优9号的遗传基础解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21,41(10):1211-1218.
被引量:7
4
赵永涛,张锋,张中州,袁谦,甄士聪,望俊森.
豫麦158 及其硬质变异系重要性状基因的KASP 标记检测[J]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10):37-43.
被引量:5
5
袁谦,张锋,张中州,甄士聪,望俊森,赵永涛,鲁进恒,范志业.
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8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4):56-59.
被引量:6
6
陈晓杰,范家霖,杨保安,杨科,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白鹤峰,张建伟.
郑品麦24号的遗传构成及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解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11):15-27.
被引量:5
7
姜朋,张鹏,姚金保,吴磊,何漪,李畅,马鸿翔,张旭.
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233-247.
被引量:1
8
刘欣,程瑞,徐兵划,白甜,许文钊,张朝阳,罗德旭,赵建锋,张兴平,孙玉东.
基于KASP技术的SNP标记用于西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种子纯度检测[J]
.江苏农业学报,2022,38(5):1348-1356.
被引量:9
9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邬志远.
基于KASP标记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优异基因解析[J]
.种子,2022,41(12):27-34.
被引量:2
10
隋建枢,陈天青,罗永露,吴文强,程斌,王伟,何庆才.
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3,42(3):80-85.
被引量:3
1
顾曰虎,吴万胜,颜立新.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3):31-31.
被引量:9
2
赵美芹,张春燕.
优质小麦矮抗58高产与品质调优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
被引量:1
3
张涛,黄秀华,贾军.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4特征特性及其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3):67-68.
被引量:2
4
李琴.
油菜“宁杂18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6(6):66-66.
5
陈宝安,彭键,黄颂禹,叶顺江,沈锐菊.
药肥混喷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1992,20(2):37-37.
6
林明.
花生药肥混喷可防病防早衰[J]
.河北农业,2003(4):16-16.
被引量:2
7
冯海涟,周培士,葛丽君,左端荣.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3):76-76.
被引量:2
8
肖钦淑,石其夫.
花生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3-63.
被引量:2
9
崔淑华.
淮北地区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96-197.
被引量:1
10
郑伟.
小麦品质性状及其调优技术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2001,21(1):10-12.
被引量:17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