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游戏:日常生活的精神家园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黑格尔的"熟知非真知"道出了哲学的尴尬与艰辛。进入20世纪,胡塞尔、海德格尔、许茨等一大批哲学家都将其深邃的目光转向生活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列斐伏尔更以著名的《日常生活批判》宣告哲学从"天上"彻底回归"人间"。20世纪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表明,人终究不是理性、道德、政治等单面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凡夫俗子,最深刻的人的本质就蕴涵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日常生活的平庸处发现神奇与真谛,并引领人们走进"游戏"——日常生活的精神家园,这才是哲学的永恒使命与真正价值。
作者 周红路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2,共3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游戏理论的文化社会学研究"(项目号:13BSH04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59..
  •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3、14页.
  • 4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 5许茨 霍桂恒 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M].华夏出版社,2001..
  •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80--286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 7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共引文献1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