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常见肾脏疾病患儿尿电导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肾脏疾病患儿9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F-1000i完成两组研究对象尿电导率变化测定。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A_1组(肾病综合征组)、A_2组(肾小球肾炎组)、A_3组(肾功能不全组)、A_4组(紫癜性肾炎组)以及A_5组(狼疮性肾炎组)。针对35例患儿于临床实施肾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B1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B_2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B3组(膜性肾病组)、B4组(Ig A肾病组)、B5组(Ig M肾病组)、B6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以及B7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各组尿电导率。结果在尿电导率方面,A_1组、A_2组、A_3组、A_4组以及A_5组低于健康对照儿童明显(P<0.05);B_1组、B_2组、B_3组、B_4组、B_6组以及B_7组低于健康对照儿童明显(P<0.05)。B_5组同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在尿电导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肾脏疾病患者,对其尿电导率实施测定,能够有效对小儿肾脏功能以及尿液浓缩功能进行预测,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出处
《微创医学》
2015年第5期685-686,693,共3页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