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争语境下的成长小说——评2015年普利策获奖小说《看不到的光明》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美国作家安东尼·多尔的长篇小说《看不到的光明》,以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作为切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人性、自由等话题的思考,尤其体现了美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小说的成长主题、文本的空间化结构和个人与历史的叙事的融合均强化了作者要表达的复杂寓意,刻画出战争中人类整体的生存困境。
作者
刘露
机构地区
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
出处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关键词
普利策小说奖
《看不到的光明》
安东尼·多尔
战争
成长小说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1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2-22.
被引量:834
2
李公昭.
机器与战争机器——美国战争小说中的士兵命运[J]
.外国文学,2013(2):128-133.
被引量:4
3
任爱红.
善是黑暗中最亮的光芒——2015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述评[J]
.译林,2015,0(6):10-12.
被引量:2
4
王晓红.
声波中传递的人性之光——《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创伤与救赎[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4):114-117.
被引量:1
5
魏添.
在战争中成长:《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主人公成长经历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115-117.
被引量:1
6
李泮琳.
任何人都无法战胜的光——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J]
.世界文化,2017,0(4):30-32.
被引量:1
7
易舫,李小乐.
那些照亮我们生命的光——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J]
.出版广角,2015(Z1):204-20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易舫,李小乐.
那些照亮我们生命的光——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J]
.出版广角,2015(Z1):204-205.
被引量:2
2
张莹.
对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主人公维尔纳的后现代道德伦理透视[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184-186.
3
穆楠.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伦理解读[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6):60-61.
被引量:1
4
汤文敏.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国内研究述评[J]
.今古文创,2023(38):92-9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莹.
对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主人公维尔纳的后现代道德伦理透视[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184-186.
2
张耀云,潘雁.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创伤书写与伦理反思[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7):155-157.
3
汤文敏.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国内研究述评[J]
.今古文创,2023(38):92-94.
1
王治国,刘同兵.
战争语境下的人性叩问[J]
.天中学刊,2008,23(3):86-88.
2
刘希云.
重新审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民粹主义文艺观的限度[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3):7-10.
3
丁梅芳.
女性视角下莫里森小说《乐园》的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99-100.
4
刘瑾,花开红.
“美国梦”背景下,“中国梦”对身份建构的启示——以约翰·厄普代克和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2):168-169.
5
张云云,祝良文.
苦难·选择·爱:战争语境下军旅小说的女性与爱情[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9):55-57.
6
宁宇.
战争语境为报告文学带来的“温室效应”[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133-134.
7
罗冬梅.
“飘”中的美国梦——从《飘》郝思嘉的性格分析看美国文化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现[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8):149-150.
被引量:3
8
朱俊华.
解读《在深蓝色的大海上》与《樱桃树》的战争语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84-86.
9
赵思运,李应彬.
评《断章》[J]
.扬子江(诗刊),2013,0(1):39-41.
10
江腊生.
《四世同堂》中的生活形态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2):22-29.
被引量:2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