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经济学解释和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 ,全国打假之风越刮越猛 ,而制假售假者似乎产生了“抗体” ,“愈打愈假”。假冒伪劣商品可谓见缝插针 ,遍地开花 ,从今年曝光的四川省“黑心棉”一事可见一斑。这无疑为广大受害者所深恶痛绝。
作者
杨文举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Commercial Research
关键词
假冒伪劣商品
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号传递
对策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1
曾国安.
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与经济后果[J]
.经济学动态,1999(11):58-60.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42
1
郭瑛,李明辉.
信号传递理论对会计的启示[J]
.贵州商专学报,2001,14(2):16-20.
2
闻德锋.
论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法规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59-63.
被引量:9
3
董琳.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管理透明化[J]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8):53-55.
被引量:4
4
王成艳,张格杨.
信息不对称下的医疗服务系统管理[J]
.卫生经济研究,2004,21(12):28-29.
5
孙亮,柏静儒,蔡国伟.
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5):86-89.
被引量:29
6
韩泽春.
信息咨询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
.晋图学刊,2005(6):12-14.
被引量:1
7
孙仲明.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77-80.
被引量:1
8
贾继文,胡继连,宋付朋.
信息不对称与高校实验室网络化管理[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2):53-55.
被引量:5
9
叶艳鸣,刘金玲,金婷,谷曼.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分析[J]
.情报杂志,2007,26(4):92-93.
被引量:14
10
黎建新,蔡恒.
非对称信息与市场营销[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5-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马建军.
假冒伪劣产品存在原因及防治对策的法经济学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S1):79-82.
被引量:4
2
周黎安,崔兆鸣,周为,崔为.
从信息经济学看当前假冒伪劣现象[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3):29-35.
被引量:28
3
郑鑫,王晓华.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企业假冒伪劣现象[J]
.经济与管理,2004,18(8):88-89.
被引量:3
4
杨欢进.
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成因[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3):24-28.
被引量:17
5
刘文革,尹妍.
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学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7-39.
被引量:5
6
张理智.
论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其治理[J]
.经济研究,1994,29(1):51-57.
被引量:28
7
王希文.
浅谈假冒伪劣现象的原因及其治理[J]
.滁州学院学报,2004,6(3):49-50.
被引量:6
8
张云.
治理假冒伪劣的法律思考——一种经济学的分析思路[J]
.中国标准化,2005(8):25-27.
被引量:3
9
李厚刚.
伪劣商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02-104.
被引量:1
10
叶兴波.
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学思考[J]
.中国经济问题,1996(2):54-5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杨欢进.
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成因[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3):24-28.
被引量:17
2
孙军锋.
农村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及对策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6):48-49.
被引量:1
3
胡盛楠.
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95-96.
被引量:4
4
李佳萌.
从会计学角度分析假冒伪劣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
.中国证券期货,2010,13(8X):59-60.
5
张虎臣,周燕.
假冒伪劣产品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0(1):19-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孟丽,王立甲.
浅谈我国的假冒伪劣现象[J]
.消费导刊,2009,0(10):4-4.
2
康宁.
对假冒伪劣现象的法律思考[J]
.河北金融,2008(4):39-40.
3
吴彦蕊.
从国际社会角度浅析我国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J]
.法制与社会,2008(21):68-69.
被引量:2
4
张蕾.
完善法制建设 杜绝假冒伪劣——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21).
被引量:1
5
康宁.
假冒伪劣现象的法律责任与法治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118-119.
6
赵学骞,张木娟.
浅议假冒伪劣商品及规制策略[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111-113.
被引量:2
7
卢立贤.
假冒伪劣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J]
.消费导刊,2007,0(7):129-129.
被引量:1
8
王苗,盖伯琳.
农村集贸市场中的假冒伪劣泛滥状况分析及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6):283-283.
被引量:3
9
封雪韵,封魁生.
对伪劣商品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论坛,2010(4):219-220.
被引量:1
10
郑永平.
“假冒伪劣”行为的刑罚必要性分析——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视角[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8):28-29.
1
吕南.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根源[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2):51-53.
被引量:1
2
刘晓琴,李军.
托合塔森--一个优秀的名字[J]
.西部(新文学)(上),2002(10):86-87.
3
提高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行为水平[J]
.开放潮,1998(11):1-1.
4
袁辉珍,杨晓斌.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策略分析[J]
.企业经济,2009,28(12):30-32.
被引量:1
5
丁春慧.
见缝插针抢旺铺[J]
.销售与市场,2006(10X):88-88.
6
庄健.
华尔街“病毒”与中国“抗体”--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J]
.人民论坛,2008(20):34-35.
被引量:2
7
仲成春,李艳磊,张莎莎,孟力,虞冬青,张丽恒.
滨海新区应抓住区域大发展契机实现二次腾飞[J]
.天津经济,2010(1):16-23.
8
徐素环.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与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J]
.经济师,2003(5):49-49.
被引量:2
9
何必.
多一点准确的统计数字[J]
.国际市场,2009(9):59-60.
10
韩朝华.
以史为鉴的经济学[J]
.经济学家茶座,2010(6):41-45.
商业研究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