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消失的爱人》中主要角色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照拉康的后弗洛伊德理论对大卫·芬奇的影片《消失的爱人》中的主要角色分别进行了心理分析,浅析了角色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暗示,探究了角色间的本我、自我、超我与其内心欲望和隐喻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近乎偏执的内在生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作者
王雨婵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9期113-113,115,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大卫·芬奇
精神分析
人物心理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1
聂珍钊.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1):8-11.
被引量:206
2
李定清.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1):44-52.
被引量:71
3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2-22.
被引量:837
4
魏子韵.
《消失的爱人》——游走于真实与谎言的黑色幽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6):188-189.
被引量:3
5
崔薇.
《消失的爱人》叙事学分析[J]
.电影文学,2015(19):137-139.
被引量:3
6
寇嫒丽.
解读《消失的爱人》中的爱情婚姻悲剧[J]
.电影文学,2015(20):151-153.
被引量:1
7
王微.
浅论影片《消失的爱人》中的镜影三重奏[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25(6):58-61.
被引量:1
8
余少萤.
《消失的爱人》新黑色电影美学风格赏析[J]
.电影文学,2015(22):40-42.
被引量:7
9
韩路.
消失的爱人——评电影《消失的爱人》[J]
.民心,2015(10):56-56.
被引量:1
10
池丽霞.
《消失的爱人》的叙事伦理[J]
.电影文学,2016(16):135-1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胡茵.
在时代缝隙中舞蹈的婚姻——《消失的爱人》的悲剧解析[J]
.电影评介,2017(3):68-70.
2
王经纬.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冲撞与交流[J]
.电影文学,2017(13):99-101.
3
董婉宁.
“情”与“法”的颠覆——《太阳来的十秒钟》和《消失的爱人》的伦理批判[J]
.北方文学(下),2017,0(5):39-40.
1
杨涛.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浅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19-119.
被引量:2
2
马杰,孙翠霞.
论美剧《越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3):98-98.
3
叮当,黛二小姐.
那些翩飞在电影时光中的自由精灵[J]
.民族论坛,2005(7):58-59.
4
王琴.
《大话西游》中的三个“我”[J]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07,0(6):46-47.
被引量:1
5
王为群.
摄影的纪实与创造[J]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2(2):95-98.
被引量:2
6
侯承.
摄影的表现性艺术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1):40-41.
7
王为群.
摄影艺术的表现性[J]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2(5):92-94.
被引量:3
8
马芳芳.
影像视野下的女性心理成熟之路[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66-69.
9
安杨.
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9):81-82.
10
郭锐.
论达利绘画艺术的成因[J]
.青年文学家,2013,0(26):88-88.
被引量:1
戏剧之家
201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