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中生物必修课运用STS模式的教学原则和策略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STS模式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式。STS模式的教学要掌握系统性、适应性、灵活性、教育性原则。STS模式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个: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策略,教学环节的有效利用策略,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策略。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讨论法、现场调查法,决策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研究性学习。
作者
翁兰穗
机构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 教研窒 广州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48,共4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关键词
高中
生物必修课
STS模式
教学原则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任长松.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18条建议[M].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3—142.
2
方红峰.
新世纪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构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6):31-3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素.
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目标比较——以英、美、加、泰、中等五国为中心[J]
.外国教育研究,1999(2):5-9.
被引量:59
2
王素.
科学教育的目标与课程的发展[J]
.外国教育研究,1993(4):14-17.
被引量:12
3
梁英豪.《世界中学综合理科教育发展概况》[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Tanner, D. and Tanner, 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1975, P. 100.
5
Saylor, J. et 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81, P. 29.
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86页.
7
吴大猷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物理学曲历史和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牍.第6页~7页.
共引文献
7
1
王耀村.
培育科学素养: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的浙江探索[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15-128.
被引量:8
2
黄震云,张英.
李贺诗中的神女意象和诗学品格[J]
.职大学报,2005(2):94-96.
被引量:1
3
黄伟.
处理好几对关系 把握住几个特征——谈学科综合课程的教学[J]
.教育科学研究,2005(7):38-41.
被引量:4
4
郭海平.
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等职业教育,2005(22):29-30.
被引量:1
5
高有华.
综合课程教学模式[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118-120.
被引量:1
6
方红峰.
论初中《科学》课程教材的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02,22(10):6-13.
被引量:24
7
廖紫娟,高珊,王艳伟.
生物物理学科交叉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大学物理实验,2022,35(4):123-1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熊春玲.
实施STS教育 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J]
.课程.教材.教法,1996,16(9):43-46.
被引量:5
2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思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2):59-63.
被引量:24
3
协和医大.把STS教育引入课堂、医学院校STS教育模式探索[OL].http://202.120.142.12/monitor/0007.doc,.
4
庄奇勋(台).STS模组在课程与教学上之应用[OL].http://www.goog1e.com/searchq=/2002-10,.
5
陆建身.生物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385~386,389,405~412.
6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徐作英.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4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6.
9
付艳平,王光野,房岩,杨阳.
生物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113-116.
被引量:7
10
张人杰.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社会学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2):1-1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
1
彭金刚.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J]
.新课程(中学),2012(6):74-75.
2
姚美芬.
生物教学中的STS教育初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8):11-12.
3
刘丹.
中国大陆人教版和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4):31-34.
被引量:2
4
傅广华.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讨[J]
.检验医学教育,2003,10(1):3-5.
被引量:3
5
傅广华.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0-7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姚群峰,黄必胜,薛津若,刘湘,陈琳.
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6-7.
被引量:4
2
袁力.
多元化引导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61-62.
被引量:1
3
吴素珍,李加林,向明钧,黄玉萍,刘丽华,陈水亲.
STS教育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694-695.
4
夏冕.
STS教育在《医药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J]
.医学与社会,2011,24(10):101-103.
被引量:3
5
谢模英,余娇龙,罗菊英.
STS教育在临床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0):129-130.
6
温得中.
高校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几点思考[J]
.科技视界,2021(14):128-129.
7
钱慧君.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应用探究[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2(10):57-59.
8
李琳,刘燕华,冯万有.
人教版与龙腾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对比分析[J]
.进展,2024(16):181-183.
1
张岚.
STS模式与生物教学[J]
.贵州教育,2002,0(7):31-32.
2
李长立.
基于STS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中华少年,2016,0(2):144-144.
3
沈建华.
“创设合适的学习方式”——生物必修课校本化实施[J]
.当代教研论丛,2014,0(10):20-20.
4
陈俊.
浅谈如何搞好高二生物期末复习[J]
.新课程(中学),2015,0(2):139-139.
5
李鹏.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新课程(小学),2016,0(1):49-49.
6
《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7):30-32.
7
罗文飞.
浅谈中专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的模式[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2(4):86-86.
8
刘海龙.
“小组合作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2X):216-216.
9
王建英.
小组合作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开心(素质教育),2017,0(2):56-56.
10
达振华.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J]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2):73-77.
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