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规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已经成为今天的时代符号,网络带给大学生诸多好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道德缺失、网上诈骗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这必须引起大学德育工作者甚至是全社会的重视。剖析根源,寻找对策,探索教育新模式,尤其是要"借古鉴今",积极发挥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作用,促进校园网络健康稳定发展,构建新时期和谐高校校园。
作者
郭英
机构地区
成都学院政治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5年第23期116-117,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
大学生
网络道德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关媛媛,王晓广.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114-116.
被引量:4
2
胡钦太.
关于网络道德的几点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3(3):24-25.
被引量:6
3
陶红敏.
浅议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市场,2011(23):245-246.
被引量:3
4
石智生.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初探[J]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88-8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胡凡.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J]
.学习与探索,1997(1):136-142.
被引量:23
2
宋富华.
对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现实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64-66.
被引量:18
3
宋元人.四书五经,孟子.公孙丑上[M].北京:中国书店,1985:25-27.
4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37.
5
石成金.传家宝.涉世方略.人事通[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472,483.
6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72.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1,250,252.
8
康有为.孟子徽(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7:123.
9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共引文献
10
1
吴坚.
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新探[J]
.现代教育论丛,2005(4):22-25.
2
王秋香.
与时俱进,开拓高校德育工作新思路[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8-38.
3
邵萌.
善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考试周刊,2009(32X):169-170.
被引量:7
4
武静.
文化强国视域下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之路径[J]
.前沿,2013(17):116-117.
被引量:1
5
郭英.
浅议中国耻感文化与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树立[J]
.神州,2013(29):22-23.
6
徐文婷.
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及对策[J]
.重庆高教研究,2015,3(3):86-89.
被引量:2
7
黄涛.
网络道德舆情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71-72.
被引量:1
8
徐盛栋.
传统耻感文化中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资源及其育人功能探析[J]
.职教通讯,2016(5):77-80.
9
张元,刘林.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教育策略研究[J]
.科学与管理,2017,37(5):68-73.
被引量:5
10
肖秉龙.
“知耻”是个体迈向“至善”之路的起点[J]
.教育界,2021(7):78-80.
1
朱洪浪,金艾裙.
耻感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考量[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8):62-64.
2
杨淑明,蒿艾莉.
“群己”互动与“荣辱”观的树立[J]
.潍坊学院学报,2009,9(3):96-98.
3
王晓华.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信仰与耻感文化[J]
.新高考(高二语文),2014(1):36-37.
4
重新培植社会的耻感文化[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2(2):28-28.
5
司马牛.
心底无私知荣辱[J]
.前进,2006(7):55-55.
6
田心,何鸿娟.
参与中见证共和国60年巨变[J]
.中国妇运,2009(10):22-25.
7
宋玮.
中日“耻感”文化的伦理考究[J]
.传承,2010(21):142-143.
8
郭松民.
践行“八荣八耻”要充分利用“耻感文化”[J]
.金陵瞭望,2006(7):10-10.
9
黄春平,马海燕.
试论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启示[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135-137.
被引量:2
10
李慧.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学理论,2012(12):59-60.
知识经济
2015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