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生自我主义作用下的中国家庭的弹性个体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球个体化的浪潮,中国的家庭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形塑作用,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被瓦解,核心家庭(夫妇式家庭)正在逐渐超越扩大家庭和联合家庭,成为主导的家庭类型,个人的价值也越来越在家庭中凸显。然而,在本文看来,内生的自我主义却让个体化的进程在中国呈现弹性化的特征,这种自我主义一方面让个体化在中国的家庭范围内更容易发生革命,另一方面却让个体化进行得十分不彻底。
作者
王艺璇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出处
《管理观察》
2015年第32期9-10,13,共3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关键词
个体化
中国家庭
自我主义
弹性化
分类号
C913.1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Tonnies,F.Community and society.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1957.
2
Durkheim,E.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Simon and Schuster,1968.
3
Giddens,A.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John Wiley & Sons,2013.
4
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王震宇,唐灿.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J]
.社会学研究,2011(2):182-216.
被引量:208
5
阎云翔.陆洋等译.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32.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麻国庆.
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
被引量:88
2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
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J]
.社会学研究,1999(2):110-120.
被引量:110
3
阎云翔.
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98(6):76-86.
被引量:91
4
熊跃根.
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焦点小组访问的定性资料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98(5):74-85.
被引量:46
5
马有才,沈崇麟.
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类型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86(2):108-116.
被引量:5
6
潘允康.
试论中国核心家庭和西方核心家庭的异同[J]
.天津社会科学,1985(2):49-54.
被引量:7
7
李银河,陈俊杰.
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J]
.社会学研究,1993(2):87-96.
被引量:49
8
潘允康,林南.
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J]
.社会学研究,1992(6):73-80.
被引量:24
9
潘允康.
家庭网和现代家庭生活方式[J]
.社会学研究,1988(2):120-121.
被引量:3
10
潘允康,林南.
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J]
.社会学研究,1987(3):54-67.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214
1
薛海波,Pokachev Nikolay,秦佳怡.
家庭身份认同建构研究——基于年夜饭消费仪式的诠释[J]
.营销科学学报(辑刊),2019,15(1):68-86.
2
宋健,张晓倩.
从人口转变到家庭转变:一种理论分析思路[J]
.探索与争鸣,2021(1):129-136.
被引量:17
3
郭瑜,张寅凯.
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养老新图景[J]
.社会学研究,2021(2):160-180.
被引量:20
4
刘娜.
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演变与发展[J]
.文化学刊,2021(3):93-97.
被引量:2
5
万顺.
调适与延续:美国苗人家庭变迁研究[J]
.民族研究,2023(1):70-81.
6
谢蔚,陈思豆.
古罗马嫁资制度的演进及启示[J]
.私法研究,2020(1).
7
郭娟,赵鑫,韩晓燕.
家庭关系的视角:隐蔽青年研究的可能路径[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1(1):93-111.
8
朱铭来,何敏.
长期护理保险会挤出家庭照护吗?——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J]
.保险研究,2021(12):21-38.
被引量:30
9
温巍巍.
从“延安文学”起看家庭叙事的流变[J]
.新纪实,2021(10):28-31.
10
刘笑言.
关怀:正义社会不可或缺的政治价值——一种源于家庭的政治合法性路径[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2):43-48.
同被引文献
9
1
吴志平.
单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J]
.江苏商论,2009(4):46-48.
被引量:3
2
杨丽媪.
掘金单身经济[J]
.理财(市场版),2008(7):65-66.
被引量:2
3
焦玉良.
个体化:现代性的一个面向——与阎云翔商榷[J]
.社会科学论坛,2013(9):153-160.
被引量:6
4
崔敏杰,付志.
基于单身经济的网络营销效应研究——以淘宝网光棍节为例[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5-8.
被引量:4
5
董浩轩.
“个体化”视域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J]
.统计与管理,2014,0(7):101-103.
被引量:4
6
保虎.
从“巢空”到“心实”:新时代我国“空巢青年”问题再探讨[J]
.中国青年研究,2018(4):40-46.
被引量:25
7
张淼,林铮.
“洄游青年”的弹性个体化[J]
.社会发展研究,2017,4(2):160-178.
被引量:5
8
岳喜优.
基于长尾理论的“空巢青年”消费行为分析[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1):99-104.
被引量:3
9
刘天元.
年轻女性为何热衷在网络社区分享“好物”?——基于动因理论的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9(7):91-9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徐颖,范和生.
新型消费模式的蔓延:个体化视角下“一人式”消费的产生与发展[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78-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君,蒋佳妮.
社会学视野中的个体化研究:中国议题与本土化思考——40年以来中国社会个体化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关东学刊,2023(5):57-69.
2
李由,吴兴华,黄可.
“空巢青年”的现代性画像与筑巢路径探析——基于吉登斯现代性理论视域[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65-70.
1
石勇.
理想世俗化:年轻一代的受挫与出路[J]
.南风窗,2013,0(20):42-44.
2
李艳华,凌文辁.
Baumeister等关于自尊水平与暴力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J]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3-6.
被引量:2
3
廉如鉴,张岭泉.
“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J]
.开放时代,2009(11):68-78.
被引量:32
4
明天.
对老公的称呼泄露你的秘密[J]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11,0(9):52-52.
5
赵娜,稻草人(图).
爱是相互给予[J]
.学生·家长·社会(上),2012(12):53-54.
6
刘媛.
只求真爱到永远[J]
.现代妇女,1998(3):30-33.
7
田林楠.
“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华尔德“新传统主义”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13(28):55-56.
被引量:1
8
徐连明,殷辂.
国内差序格局研究若干维度分析[J]
.思想与文化,2011(1):138-145.
9
王建民.
“自我主义"与“超越意识”--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J]
.思想战线,2017(1):23-28.
被引量:3
10
佚名.
克服自我主文强化领导力[J]
.中国禽业导刊,2013(13):39-39.
管理观察
2015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