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被引量:205

Wechat: The “Dasein” for Chine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存在现象学的技术论,打破了现有新媒体研究以技术为手段、以社交为功能的基本预设。因此,微信不只是个体之间的连结,也不仅是为达致共识而进行的交流。微信是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通过日常生活的惯习性使用,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实践的地方"感,人们通过多个"节点主体"实现在世存有。微信呈现了群体的共同在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共在"感,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状况中,构成了人们的"在世存有"。 Starting from the technology theories of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this study criticizes new media research's assumptions to see technologies as means to ends and to regard social interactions as media's fun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Wechat technologies, we draw on the theory of scenes, human geography and post-modern agency theory to examine how Wechat constitutes people's "dasein" in today's Chinese society. We propose that: Wechat is a portable "mobile situation" which cultivates a sense of place for practices via everyday habitual use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People realize their dasein by multiple "node agency". Wechat is not only links between individuals, or communication oriented towards consensus-building. It also facilitates the co-presence of groups and creates a novel sense of co- existence for human society.
作者 孙玮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8,共14页 Academic Monthly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传播研究”(15AXW007)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微信 新媒体 移动场景 实践的地方 节点主体 在世存有 Wechat, new media, mobile situation, place for practice, node agency, dasein be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德]马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选自《技术哲学经典读本》,吴国盛编,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1、305、309页.
  • 2《穹顶之下》:优酷首发了,柴静火了,但微信赢了",http://www.topnews9.com/article_20150301_43761.html.
  • 3[美]理查德·森尼特:《公共领域反思》,选自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唐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9--343、345页.
  • 4吴国盛:《编者前言》,选自《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第9页.
  • 5玛西:《全球地方感》,《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TimCresswell编著,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113页.
  • 6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96-102. 被引量:52
  • 7[德]马丁·赛尔:《实在的传媒和传媒的实在》,选自《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德]西皮尔·克莱默尔编著,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
  • 8黄厚铭、曹家荣:《“流动的”手机:液态现代性的时空架构与群己关系》,《新闻学研究》(台北)第124期,2015年.
  • 9《腾讯发布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
  • 10曹家荣:《行动通讯的持续完成:“讲手机”的俗民方法学探问》,《新闻学研究》(台北)第124期,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38

  • 1陶炼,小川,梁井宇.建筑,成为城市的广告传播[J].赤子,2009(Z1):74-76. 被引量:1
  • 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 3米德(1999).《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4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5奥斯汀(2012).《如何以言行事》(杨玉成,赵京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6詹姆斯·凯瑞(2005).《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7查德威克(2010).《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检索于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 9吉登斯(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三联书店.
  • 10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共引文献126

同被引文献1881

引证文献205

二级引证文献200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