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药学的取类比象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的一类天然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前人为揭示其临床药效基础,在当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上,依药物的表观特征总结了大量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创造了诸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而这些理论的产生无不带有浓重的"取类比象"色彩。如生姜、荆芥口味辛麻而发汗解表,大黄、芒硝质地沉重而泻下通便。正如清·徐灵胎所言:"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1]。若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理论方法用于中药学的教学,则能使学生方便快捷地掌握药物的基本临床功效,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付伟 牛林徽
出处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2期2710-2711,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

  • 1刘洋.徐灵胎医学全书(精)[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
  • 2宋·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87.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