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的一类天然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前人为揭示其临床药效基础,在当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上,依药物的表观特征总结了大量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创造了诸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而这些理论的产生无不带有浓重的"取类比象"色彩。如生姜、荆芥口味辛麻而发汗解表,大黄、芒硝质地沉重而泻下通便。正如清·徐灵胎所言:"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1]。若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理论方法用于中药学的教学,则能使学生方便快捷地掌握药物的基本临床功效,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处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2期2710-2711,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