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冒犯的美学及其正名——重读莫言的《欢乐》《红蝗》及其批评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冒犯"一词在批评领域被当成"褒义词"运用,大约是近年的事情。但它频繁出现应该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美学判断,标识着一些反抗常规叙事、反抗社会规范、揭橥庸常生活表象的叙事特征。那时它常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中,尚不具有合法性,但时至今天,文学的变迁却恰恰印证了这些冒犯所带来的冲击与解放的作用,证明了其必要与有益。梳理这一历史,如果我们要寻找一个具有"冒犯性"的标志人物的话,那应该非莫言莫属。
作者 曹霞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批准号:13AZD049)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孙犁:《读小说札记》,《老荒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7页.
  • 2朱向前.莫言小说“写意”散论[J].当代作家评论,1986(4):12-19. 被引量:25
  • 3莫言,王尧.《在文学种种现象的背后》,《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 4夏志厚:《红色的变异--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红蝗)》,《上海文论》1988年第1期.
  • 5王干:《反文化的失败》,《读书》1988年第10期.
  • 6贺绍俊,潘凯雄:《毫无节制的(红蝗)》,《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1期.
  • 7封秋昌:《人性战胜兽性的艰难历程--评莫言的(红蝗)》,《文论报》1987年9月11日.
  • 8丁帆.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J].文学评论,1989(1):127-132. 被引量:19
  • 9周政保,韩子勇.莫言小说的“亵渎意识”[J].小说评论,1989(1):28-31. 被引量:2
  • 10莫言,孙郁.《说不尽的鲁迅》,《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196,212,197,208页.

共引文献50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